• 罐头食品有大量防腐剂,既没营养又不健康?

    网上不少传闻称:“罐头食品中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所以不健康。”这是真的吗? 先说答案:这种说法过于片面。 事实上,罐头食品是一种通过密封和杀菌工艺,可以在室温下长期保存的加工食品。 它们经过原料预处理、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等一系列工艺,使得罐内形成无氧、无菌环境,从而实现长期保存。这种保存方法并不需要添加大量防腐剂,大多数罐头食品是不含防腐剂的,只有少数因工艺或原料限制可能添加少量。 至于营养方面,罐头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确实会损失一部分营养成分,尤其是一些水溶性维生素。但肉类罐头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相对稳定,而且高温高压处理还能使鱼骨中的钙溶出,增加其含量。果蔬类罐头虽然维...

  • 有虫眼的菜说明没打农药?

    蔬菜有虫眼,不代表没打农药。没打农药的蔬菜确实更容易被虫害影响而出现虫眼,但如果施药不规范,打农药的蔬菜也依然可能出现虫眼。在蔬菜安全用药方面,我国有严格的标准和制度,按要求合理、科学用药的蔬菜,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大家不用过度担忧。

  • 连体樱桃是打激素造成的,不能吃?

    连体樱桃的成因有多种,如授粉不均、温度骤变或机械损伤等。部分品种本身就更容易出现连体情况。并且,农业种植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主要用于促生长或防落果,不会直接导致连体。

  • 汉堡是“垃圾食品”吗?

    这种说法不严谨。 汉堡被很多人视为“垃圾食品”,认为它高热量、高脂肪、没营养。其实,这有点冤枉汉堡了。 目前在营养学上还没有关于“垃圾食品”的定义。事实上,食品本身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整体的膳食结构和食用方式。 汉堡上下层的两片面包能为我们提供碳水化合物,基本可以满足一餐的需求;中间层的肉饼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保证一餐的蛋白质摄入;夹的蔬菜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夹层有芝士的汉堡还能帮我们补钙。 从食材搭配上看,汉堡实现了主食+肉类+蔬菜的饮食结构,食材搭配得当。可以说“汉堡虽小,营养俱全”,并非人们口中的“垃圾食品”。 图:自己拍的 汉堡真正的问题是:有些汉堡分量很大、...

  • 长期吃止痛药会上瘾?

    这是一种常见的误区。我们日常在药店能买到的大多数止痛药都属于非阿片类止痛药,其中最常见的一类是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类药物不具备成瘾性,在说明书或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是安全、有效的。

  • 买到的橘子果皮变蓝是发霉了,吃了会中毒,不能吃?

    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橘子果皮变蓝通常是由于果皮表面的蜡质层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非发霉。例如,橘子可能在采摘、运输或储存过程中接触到含铜或铁的农药残留,这些金属离子与果皮中的天然成分反应,形成蓝色或绿色的化合物。这种现象虽然看起来不寻常,但并不表示橘子已经变质或发霉。

  • 蓝莓表面的白霜是农药残留吗?

    这种说法不正确。蓝莓表面的白霜并不是农药残留,而是一种天然的保护层,称为果粉。果粉是蓝莓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一层蜡质物质,主要成分是果糖、醇类和酯类,对人体无害。它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抵御紫外线伤害以及抑制病菌侵袭,是蓝莓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 西红柿和虾不能一块吃,会食物中毒?真相其实是→

    流言:“西红柿不能和虾一块吃,会食物中毒” 西红柿和虾是食物相克组合,西红柿含有维生素 C,虾中含有五价砷,二者一起吃会发生反应,生成剧毒砒霜,导致中毒。 流言分析:食物相克的说法本身就不科学,大多是由于食物不干净和烹调方式有问题造成的。 首先海鲜中的砷和食物中的维生素 C 不会在人体消化道中反应产生砒霜。此外,抛开剂量谈毒性也不靠谱,西红柿中维生素 C 不算高,即便虾中有少量的砷,二者能发生反应产生三氧化二砷,也是极其微小的量,并不会导致中毒。 有关食物相克的说法,在生活中流传甚广,经常听说“×× 食物和 ×× 食物”一起吃会腹泻、呕吐。其中,西红柿和虾的搭配最为惊悚,竟然是“致命组合”,传...

  • “土鸡蛋”“富硒蛋”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

    这种说法有待商榷。虽然鸡蛋的营养成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鸡的品种、饲养方式、饲料成分等。但鸡蛋的核心价值在于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无论是“土鸡蛋”“富硒蛋”,还是普通鸡蛋,其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都相差不大。也就是说,鸡蛋总体营养价值都差不多,品种对其营养成分的影响没那么显著。

  • 超过12排的玉米是转基因?

    流言:超过12排的玉米是转基因 网传这样一则消息:玉米12排的是非转基因,多于12排的是转基因的。又到了吃玉米时节了,为了健康请瞪大自己的眼睛。注:1,最下面那个是12排(不是转基因的);2,中间那个是14排;最上面那个是16排,都是转基因的。 真相解读: 这种说法不具备科学性。 首先,谣言中提到的“12排、14排和16排”在玉米生物学中有一个对应的专有名词——“穗行数”。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玉米棒子上有多少行玉米粒。 在籽粒大小和重量不变,且行粒数(每一行的玉米籽粒数目)也不变的前提下,穗行数越多的玉米穗子产量越高。常规的非转基因玉米品种在穗行数上有较大的多态性,即普通玉米也有许多大于12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