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字里行间

    当下,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各地中小学校在教育“双减”中探索科学教育的“加法”,不断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为系统呈现反映我国科技成就和科学家事迹,人民教育出版社参与编写并出版的国家统编教材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元素融入字里行间。以语文为例,薄薄的课本里蕴藏着一片璀璨的科学星空。   翻开今年秋季学期新投入使用的教材,这片星空越发璀璨。   我们可以重温许多“老课文”:《数星星的孩子》讲述了张衡的好问,《一定要争气》体现了生物学家童第周的志向,《活板》《邓稼先》影响了一代代人。我们可以读到新故事:《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蛟龙”探海》《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跻身前十

    科技日报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操秀英)9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在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 报告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大方面,对全球139个经济体的创新生态系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共设置了制度、人力资本和研究、基础设施、市场成熟度、商业成熟度、知识和技术产出、创意产出等7个领域,共21个二级指标和78项细分指标。 报告显示,中国较去年排名上升一位至第10位,在研发支出、高科技出口和创新产出方面持续保持强劲势头。中国共拥有24个全球百强创新集群,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首次跃居全球之首,北京(第4位...

  • 臭氧,到底是“好气”还是“坏气”?丨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9月16日是国际臭氧层保护日。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这个看似遥远的气候环保问题,逐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臭氧与臭氧层有什么关系?为何人们常说臭氧有害健康,但却又要积极保护臭氧层呢?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谈谈臭氧层保护的意义。 01 臭氧,到底是“好气”还是“坏气”? 臭氧,实际上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单一化学元素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氧气的化学式是O₂ ,而臭氧的化学式是O₃,因其气味散发着鱼腥味,且在常温下可以自行还原成氧气而得名。 由于臭氧在分解成氧气且转化过程中没有二次污染物产生,在化工生产、医疗卫生、航...

  • 今起,“复原乳”全面禁用!它和牛奶有啥关系?

    自今天(9月16日)起,生产灭菌乳,即常温纯牛奶,只能以生乳为唯一原料,禁止使用复原乳。 01 什么是“复原乳”? 复原乳通俗来讲,是指把牛奶干燥成乳粉后,再添加一定的水或牛奶制成的乳液,主要应用于酸奶等超高温灭菌乳产品中。 如何区分配料表中的灭菌乳、巴氏乳、调制乳、复原乳? 灭菌乳是我们常说的纯牛奶,和保质期较短且需低温储存的鲜奶相比,灭菌乳保质期可达到6个月以上,并且仅需常温储存; 巴氏乳是经过巴氏杀菌后的低温鲜牛奶; 调制乳可以理解为80%以上的奶加上其他配料,配料可以是食品添加剂或水、水果、谷物、糖等; 复原乳是干燥后的奶粉加水复原而成的牛奶。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 “夸父一号”新发现:太阳的小脾气里,竟藏着大能量?

    “夸父一号”卫星示意图(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我们每天见到的太阳看起来表面平静,如同温和的“暖男”,而它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脾气”太阳爆发。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位邻居,我国于2022年派出了顶尖的“太阳观测员”——“夸父一号”卫星。就在今年7月5日,这位辛勤的观测员迎来了在轨运行1000天的纪念日,并带来了一个打破传统认知的新发现。 对此,“夸父一号”HXI载荷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苏杨对蝌蚪君表示,此次的发现可以概括为在太阳的“小脾气”里挑出所有“身材小,力量大”的特殊事件,做了个全面“体检”,在电子加速、耀斑和抛射关联这几项上有了些意外发现,为理解太阳爆发的本质提供了新...

  • “无人机”科技防灾 “森林卫士”迅速出击——夷陵区成功防控6000亩林区虫害

    近日,夷陵区林业局快速响应,采用先进科技手段,成功对夷陵区太平溪镇部分村庄暴发的栎掌舟蛾虫害实施了高效、精准的飞防作业,有力保障了区域生态安全与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彰显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关怀并重的理念。 虫害突袭,生态与民生面临威胁   2025年9月初,夷陵区太平溪镇富城坪村、伍相庙村、落佛村村等地的山林中,栎掌舟蛾种群数量急剧增加,出现大面积危害现象。这种害虫主要啃食栎树等林木的叶片,严重时可在短期内将成片山林树叶食光,不仅破坏森林景观,更削弱树木长势,危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同时,虫害的蔓延也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存在影响人居环境的情况。对此,夷陵区林业...

  • 稻田里的“小绿毯”:浮萍居然是土壤“改良师”?

    稻田是重要的人工湿地,具有发展水稻生产、季节性蓄水防洪、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功能。在广袤的田野中,水稻田总是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除了绿油油的水稻,你是否注意到了漂浮在水面上的那些绿色小家伙——浮萍?(图1)别看它们个头小,它们在水稻田里可有着大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水稻田,揭开浮萍的神秘面纱,探索它们的奇妙世界。 图1 稻田里的浮萍 一、浮萍是什么? 浮萍(Lemna minor L.)是浮萍科(Lemnaceae)的小型漂浮水生植物。其叶片呈圆形或卵形,正面绿色,背面浅黄色、绿白色或紫色,形似迷你小圆盘(图2),漂浮于水面,其下方的小气囊是漂浮的关键。浮萍喜温湿环境,...

  • 比砒霜还毒1000万倍?警惕!这些散装“即食肉制品”

    进食方便、风味独特……即食熟肉制品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很多人还会选择网购此类食材囤在家中,以便随时佐餐。 近期,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接报多例因食用网购即食真空包装肉制品导致的中毒病例,肉毒毒素就是造成中毒的“隐形杀手”。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近日发布了相关风险提示。肉毒素到底是什么?中毒有多危险?一文速览。 肉毒素,被称为“毒素之王”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又名肉毒杆菌)在厌氧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有“毒素之王”的称号。 肉毒杆菌全名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强的细菌之一,有“毒素之王”的称号! 它的毒性大...

  • 省科协聘任第二批科普特使和科普大使

    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全省科普优秀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调动全省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省科协聘任了第二批“湖北省科普特使”及“湖北省科普大使”,并于8月31日举办的2025年湖北省暨武汉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上向他们颁发了聘书。 湖北科普特使: 湖北省科普大使:

  • 夷陵区三峡畜牧公司院士工作站案例 入选2025年全省优秀工作案例

    近日,夷陵区科协推荐的湖北三峡畜牧有限责任公司陈焕春院士工作站“借力院士站创新链 打造畜禽全产业链”案例成功入选湖北省科协遴选的全省院士工作站优秀工作案例,全省仅有8个。 该站立足于构建畜禽全产业链体系,建立“问题驱动、三方协同”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以三峡畜牧产业园为引擎,围绕种源、养殖、疫病防控、肉食品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物流、销售等上下游产业链构建创新链,致力推动畜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已建成数字化示范基地,通过属地政府对接服务、企业集中力量突破创新关键环节,有效推动如双莲鸡配套系选育改良、楚禽2号蛋鸡配套系品种培育等成果落地,建成华中畜牧供应链平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