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机器人产业,迈入规范化智能化新阶段

    图①为养老机器人工作示意图。 图②为养老机器人工作示意图。资料图片 图③ 图④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4.26亿。当前,全球养老机器人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各国在技术研发、产品应用等方面各具特色。今年2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这标志着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迈入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IEC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总部,以及德国、日本的科研机构,实地探访养老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和国际标...

  • 2025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举行

    本报电(泽 成)日前,由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主办的2025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与会者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国际合作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探讨绿色低碳技术的迭代与模式创新,为碳中和路径优化贡献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永表示,近十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治理中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行动力。从生态环境质量的大幅改善,到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再到绿色技术的创新突破,中国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同时也为众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会长李其林认为,环境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环境企业应加大绿色低碳技...

  • 对话天工:全球第一场机器人马拉松,到底意味着什么?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成功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宁夏等地的20家机器人团队参与了比赛,最终天工机器人以“全程用时约2小时40分”的成绩夺得冠军。 此次夺冠的天工Ultra高约180cm,重约55kg,体型上接近成年男子。机器人为啥要做得和人一样高?为什么让机器人跑马拉松?这场已经谢幕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值得我们更多的思考。 我们采访了天工团队的技术人员,跟着他们一起揭开这个挑战背后的秘密,看一看机器人在跑马拉松中究竟要突破哪些技术瓶颈?又是怎么克服种种难题的。 天工Ultra在跑步中,摄/丁崝 人形机器人跑半马, 对硬件的挑战有多大? 要让一个机器人跑半...

  • 蚊子吸血不看血型,看什么?这些人更容易被盯上

    天气逐渐变热,在享受美好的同时,也迎来了和蚊子“斗智斗勇”的季节,那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蚊子总咬我???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听到过许多不同的解答,比如“O型血招蚊子”,再比如“血甜受蚊子喜欢”啦,但是,这些说法真的有道理吗?吸引蚊子的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正确防蚊呢? 蚊子吸血不看血型! 其实,蚊子根本不会区分人类的血型,也不知道你的血是甜还是不甜,“蚊子吸血看血型”这一说法,或许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经验总结,并没有科学依据。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说起,就有科学家做过相关实验。科学家将102个不同血型的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在装有20只蚊子的密封箱里待着,10分钟后,再检查...

  • 数字人民币升级服务促消费

    近期,数字人民币APP迎来更新。此次更新直面用户在使用消费红包过程中的痛点和需求,消费红包的显示更醒目,使用更便捷,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近年来,多地探索推出多项促进消费的举措,数字人民币以其业务和技术优势成为一些地区发放消费红包的选择。如2025年上海汽车文化节活动期间,上海市嘉定区文旅局联合农业银行开展“浓情春意”数字人民币消费满减活动,在指定商户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最高立减100元;工商银行为广州地区用户带来200元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用于置办家具;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交通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满50元减25元”消费体验活动等。   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的优惠力度吸引了不...

  • 坚持自立自强 突出应用导向 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近年来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同时,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要正视差距、加倍努力,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人工智能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要持续...

  • 中国科协: 推选院士候选人要严格遵守“十不准”

    图片来源AI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代小佩)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通知》强调,要严格遵守《中国科协推荐(提名)院士候选人工作“十不准”》(以下简称“十不准”),确保推选工作公平公正,不受非学术因素干扰,维护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 《通知》要求,各全国性学术团体要树立鲜明的推选工作导向,坚持优先国家需要、优选顶尖人才、优化人选结构,坚持减少科技工作者负担、减少对科技界的扰动、减少推选工作成本,坚持严把选拔标准、严格评审程序、严肃评审纪律,突出科学家...

  • 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聚焦创新发展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5月24日至31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日前联合发布通知,将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共同主办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今年活动的主题为“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全国科技活动周旨在通过开展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节日,重在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荣誉感和报国为民的使命感紧迫感。 根据通知,今年活动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重大科技任务中选树一批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示范典型,集中开展科技工作者表彰奖励。开展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活动,举...

  • 明明是粉色,为啥叫“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 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蔚蓝色的大海中,十多只中华白海豚“组团”出游,如同灵动的精灵,在碧波间追逐戏水、翻转跳跃,优雅的背鳍和尾鳍划过水面,奏出欢快的音符。这一景象令人惊叹。 在惊叹之余,人们或许会好奇:为什么它的名字前冠以“中华”?为什么体色粉红却被称为“白海豚”?又为何被称为“微笑天使”和“水上大熊猫”? 今年的4月20日是第八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让我们从这些奥秘开始,深入了解它吧! 最早发现于中国 中华白海豚俗称妈祖鱼、粉红海豚或太平洋驼海豚,属于海豚科白海豚属,是海洋哺乳动物而非鱼类。其体型中等,通常体长2.0-2.5米,最长可达2.7米,体重约200-28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