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天工:全球第一场机器人马拉松,到底意味着什么?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成功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宁夏等地的20家机器人团队参与了比赛,最终天工机器人以“全程用时约2小时40分”的成绩夺得冠军。 此次夺冠的天工Ultra高约180cm,重约55kg,体型上接近成年男子。机器人为啥要做得和人一样高?为什么让机器人跑马拉松?这场已经谢幕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值得我们更多的思考。 我们采访了天工团队的技术人员,跟着他们一起揭开这个挑战背后的秘密,看一看机器人在跑马拉松中究竟要突破哪些技术瓶颈?又是怎么克服种种难题的。 天工Ultra在跑步中,摄/丁崝 人形机器人跑半马, 对硬件的挑战有多大? 要让一个机器人跑半...

  • 蚊子吸血不看血型,看什么?这些人更容易被盯上

    天气逐渐变热,在享受美好的同时,也迎来了和蚊子“斗智斗勇”的季节,那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蚊子总咬我???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听到过许多不同的解答,比如“O型血招蚊子”,再比如“血甜受蚊子喜欢”啦,但是,这些说法真的有道理吗?吸引蚊子的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正确防蚊呢? 蚊子吸血不看血型! 其实,蚊子根本不会区分人类的血型,也不知道你的血是甜还是不甜,“蚊子吸血看血型”这一说法,或许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经验总结,并没有科学依据。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说起,就有科学家做过相关实验。科学家将102个不同血型的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在装有20只蚊子的密封箱里待着,10分钟后,再检查...

  • 数字人民币升级服务促消费

    近期,数字人民币APP迎来更新。此次更新直面用户在使用消费红包过程中的痛点和需求,消费红包的显示更醒目,使用更便捷,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近年来,多地探索推出多项促进消费的举措,数字人民币以其业务和技术优势成为一些地区发放消费红包的选择。如2025年上海汽车文化节活动期间,上海市嘉定区文旅局联合农业银行开展“浓情春意”数字人民币消费满减活动,在指定商户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最高立减100元;工商银行为广州地区用户带来200元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用于置办家具;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交通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满50元减25元”消费体验活动等。   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的优惠力度吸引了不...

  • 坚持自立自强 突出应用导向 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近年来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同时,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要正视差距、加倍努力,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人工智能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要持续...

  • 中国科协: 推选院士候选人要严格遵守“十不准”

    图片来源AI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代小佩)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通知》强调,要严格遵守《中国科协推荐(提名)院士候选人工作“十不准”》(以下简称“十不准”),确保推选工作公平公正,不受非学术因素干扰,维护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 《通知》要求,各全国性学术团体要树立鲜明的推选工作导向,坚持优先国家需要、优选顶尖人才、优化人选结构,坚持减少科技工作者负担、减少对科技界的扰动、减少推选工作成本,坚持严把选拔标准、严格评审程序、严肃评审纪律,突出科学家...

  • 明明是粉色,为啥叫“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 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蔚蓝色的大海中,十多只中华白海豚“组团”出游,如同灵动的精灵,在碧波间追逐戏水、翻转跳跃,优雅的背鳍和尾鳍划过水面,奏出欢快的音符。这一景象令人惊叹。 在惊叹之余,人们或许会好奇:为什么它的名字前冠以“中华”?为什么体色粉红却被称为“白海豚”?又为何被称为“微笑天使”和“水上大熊猫”? 今年的4月20日是第八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让我们从这些奥秘开始,深入了解它吧! 最早发现于中国 中华白海豚俗称妈祖鱼、粉红海豚或太平洋驼海豚,属于海豚科白海豚属,是海洋哺乳动物而非鱼类。其体型中等,通常体长2.0-2.5米,最长可达2.7米,体重约200-285千克...

  • 植物基因如何在昆虫体内“大变身”?

    个原本属于植物的基因,被害虫“盗取”后,不但可以为害虫效力,而且在两种害虫体内,演化出了截然不同的功能。“无间道”情节,在自然界的进化中正在上演。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研究员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先进科学》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一种源自植物的基因——类甜蛋白基因(Thaumatin-like protein,TLP),被两种近缘粉虱害虫“盗取”后,在它们体内演化出了截然不同的功能,帮助它们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这一发现为害虫绿色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基因的“三头六臂”:从植物到昆虫的神奇演化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哪吒拥有“三头六臂”,能够同时应对多种挑战。而...

  • 共赴自然之约!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武汉科技报讯(记者 盛甜 摄影 刘炼 通讯员 徐燕)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汇聚各方的目光,一场关于守护地球的生动实践由此启航。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胡守庚,湖北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鹏,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陈革,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及社会文物处处长卢申涛,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合作处干部方锐敏,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科技会展部副部长周婷,武汉市洪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任理华出席启动仪式,11家非国有博物馆馆长、学校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这场与地球息息相关的重要时刻。 ...

  • 我国成为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谷业凯)国务院新闻办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知识产权创造方面,2024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核准注册商标478.1万件,登记著作权1063.1万件,认定地理标志产品36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125件,授予农业植物新品种权5797件、林草植物新品种权878件。 在著作权方面,去年我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超1000万件,同比增长19.13%。其中,作品著作权登记超780万件,同比增长21.39%;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超282万件,同比增长13.31%。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