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普知识
  • 科普活动
  • 三科平台
    • 科普
    • 科慧
    • 科创
  • 政策制度
  • 科技人才
  • 科普矩阵

科普知识

  • 首页
  • 科普知识

芒种时节多湿热 健脾祛湿清心火

  • 2025-06-05
  • 138

6月5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中医专家介绍,这一时期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闷热潮湿的环境易导致人体阳气外浮,湿邪内蕴,养生防病要注意健脾祛湿,静心养神。

4R5xKW7SiEM4szfR.jpg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佘远遥介绍,芒种时节,人体容易外感湿邪,而湿气易困脾,导致腹胀、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等“苦夏”症状;人体还易内生湿热,若汗出不畅或贪凉饮冷易引发皮肤痤疮、湿疹、口臭、尿路感染等问题;此外,高温易耗伤津液,使人出现口干舌燥、烦躁失眠等“上火”表现,甚至诱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芒种亦是养生之机。”佘远遥说,人们通过饮食、起居、外治的综合调理,可安然度过湿热夏季,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

“饮食调养应‘健脾祛湿,清补为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张天博说,苦瓜、莲子、乌梅等可清热燥湿,酸味食物如山楂、柠檬能生津开胃,因此,可适当多吃“苦”与“酸”;同时,应少食冷饮、冰镇水果,避免损伤脾阳。

起居、运动和情志调摄也应顺应天时。张天博说,芒种时节宜在23点前入睡,白天11点至13点间午睡15至30分钟;日常出汗后应及时更换衣物,避免湿气滞留;洗浴宜用温水,忌冷水冲凉;锻炼以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为宜,时间宜选在清晨或傍晚,强度以“微汗”为宜,避免大汗耗气伤津;还可通过听音乐、冥想、书法等活动舒缓情绪,避免“心火亢盛”。

此外,居家可采用中医外治方法调养身体。长沙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湛韬举例说,艾灸可使气机宣畅,助阳祛湿,缓解胃寒等病症,可选择风门、大椎等穴位施灸;拔罐可逐寒祛湿通经络,缓解湿气重引发的身体困乏等症状;每晚选用藿香、佩兰、艾叶、生姜等中药材煎煮后泡脚15至20分钟,能辅助缓解湿邪侵袭脾胃引发的不适。

热门推荐

detail

基因组编辑新利器:PCE技术实现染色体“精准编辑”

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革命性突破,基因组编辑技术已经能够像修剪树枝般精...

  • post

    夷陵区两家农业企业获批建立专家工作站

    • 2025-06-05
    • 0
  • post

    15克可致死!这种添加剂“潜伏”多种食物!4招教你辨别→

    • 2025-06-05
    • 0
  • post

    进化到今天的机器人,到底能为老年人做些什么?

    • 2025-06-05
    • 0
  • post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将学术活动“话语权”交还科学家

    • 2025-06-05
    • 0
  • post

    具身智能,未来值得期待

    • 2025-06-05
    • 0
  • post

    寻访2025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 | 王卫斌:从军营到田垄,坚持科技为犁深耕沃野

    • 2025-06-05
    • 0
  • post

    世界母乳喂养周|母乳为什么是最好的

    • 2025-06-05
    • 0
  • post

    首届全国天文公众科学大会开幕 共探天文公众科学新路径

    • 2025-06-05
    • 0
  • post

    湖北省科协2025年上半年工作成效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 2025-06-05
    • 0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发展大道111号
  • 15971620997
  • 85824471@qq.com

友情链接

  • 科普中国网
  • 中国数字科技馆
  • 中国科学技术馆
  • 新华网科技频道
  • 全国科普日
  •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 中国科普博览
  • 科普中国资源中心
  •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 中国气象科普频道
  •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网科学中国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国气象科普网
  •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湖北科普网
  • 科普中国要闻解读
  •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鄂ICP备15017417号 鄂B2-20160060 夷陵线上科技馆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科普知识
  • 科普活动
  • 三科平台
    • 科普
    • 科慧
    • 科创
  • 政策制度
  • 科技人才
  • 科普矩阵

夷陵线上科技馆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