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们制造了地球 20% 的氧气,但如今正在消失

    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需要依赖氧气才能生存。但最重要的氧气生产者却不是我们熟悉的树木,而是那些水中的微小生物,其中最重要的类群之一就是硅藻。 硅藻是一种极小的单细胞藻类,大多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长,一根针尖上就能放下好几颗。但如果你用显微镜观察这些小生物,一定会为它们精致的外形所震惊——事实上,你看到的这些精美结构是硅藻的细胞壁,也被称为它的“硅制壳”。 1500 倍显微镜下的硅藻壳体(图片来源:Massimo brizzi/Wikipedia) 与植物或动物不同,硅藻的细胞壁是二氧化硅制成的,准确来说是水合二氧化硅,和欧泊(一种宝石)的成分一样。而且与欧泊类似,硅藻的细胞壁也会呈现出绚烂的...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

    记者11月26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中国天眼”发现的1000余颗脉冲星中,包括大量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丰富了脉冲星的种类和数量,对于理解脉冲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9月25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无人机照片,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记者11月26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中国天眼”发现的1000余颗脉冲星中,包括大量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

  • “辐照食品”和辐射有关,吃了对人体有害?

    流言:“‘辐照食品’和辐射有关,吃了对人体有害” 超市里买东西的时候,有时会看到包装上写着“辐照食品”四个字,很多人看到这四个字,就担心对人体有害,不敢购买。 流言分析:这种说法很不严谨。 辐照食品是指通过辐照技术进行处理的食品。我国国家标准 GB185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辐照加工卫生规范》中对食品辐照的定义是:利用电离辐射在食品中产生的辐射化学与辐射生物学效应而达到抑制发芽、延迟或促进成熟、杀虫、杀菌、灭菌和防腐等目的的辐照过程。 受辐照的食品皆被严密包装,本身不直接接触放射源,因此不会携带放射性,同时,辐射强度也是被严格控制的,不回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辐照食品”可...

  • 检查发现肺部结节,我该怎么办?

    作者:高雪涵 北京协和医院 周梦馨 北京协和医院 审核:郭 超 北京协和医院 副主任医师 李单青 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肺结节”是如今非常火的一个医学名词。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体检成为监测自我健康状况的必要手段,胸部CT是体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人在拿到体检报告后,突然发现自己查出了“肺部结节”。由于对肺结节不了解,有患者会产生焦虑,甚至病急乱投医。那么,如果检查发现了肺结节,究竟该怎么呢?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一个影像学定义,指被肺实质完全包围、界限清楚的小病变(直径≤3cm)。简单来说,就是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肺内的异常病灶。很多肺部疾病都可...

  • 低轨互联网星座建设:开启未来通信新篇章

    2024年8月6日,千帆极轨01组卫星由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千帆极轨01组卫星是我国低轨互联网“千帆星座”的首批组网星,标志着我国向全球卫星互联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低轨卫星是指在距离地表约200公里-2000公里之间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我国的“千帆星座”也称“G60星链”,是面向普通大众通信需求建设的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星座。“千帆星座”采用多层、多轨道、分阶段实施的星座设计。按照规划,到2030年底,“千帆星座”最终将打造超过1万颗的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组网。 这些低轨卫星具有较强的抗毁性、低传输延时性和低功耗链路等特点,非常适合...

  • 刷刷手机就能“探索”外太空!现在智能移动设备都进化到这个程度了?

    依靠全球数百万台安卓智能手机,科学家绘制出了地球电离层迄今为止最详尽的地图之一 普通智能手机或许能成为探索外太空的强大工具。最近,研究人员将全球数百万台安卓智能手机变成了一支灵活的科学仪器大军,绘制出了地球电离层迄今为止最详尽的地图之一,有望将全球GPS技术的准确性提高数倍。 这项研究由谷歌研究院的布莱恩·威廉姆斯(Brian Williams) 领导,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航空航天工程科学系的杰德·莫顿(Jade Morton)教授也参与其中。相关研究结果已于11月13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利用智能手机标配的GPS传感器,研究人员收集了地球大气层对卫星信号产生的扭曲数据。在此过程中...

  • 科技 | AI的未来是核能?

    人工智能的未来是核能? 2024年10月14日,谷歌(Google)宣布已与核能初创企业凯洛斯能源公司(Kairos Power)达成协议,将从凯洛斯的7座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中购买500兆瓦的全天候无碳电力。据报道,两家公司正考虑从第一座SMR开始在2030年进行首次交付,并在2035年前完成全面部署。 在我们传统观念中,一提到“用电大户”“用能大户”,往往会想到钢铁厂、炼油厂等。确实,一个年产千万吨级的钢铁厂,其功耗可达数百乃至上千兆瓦。但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概念、新市场的出现,新的用电大户出现在我们面前——数据存储与计算设施。 PART1 超算中心、数据设施将成为新的用电...

  • 四足机器人完成全程马拉松

    据美国趣味工程网站18日报道,在近日于韩国庆尚北道举行的第22届尚州柿饼马拉松赛上,由韩国科学技术院开发的四足步行机器人“RAIBO2”耗时4小时19分52秒,完成了全程42.195公里的马拉松。这是全球首款完成全程马拉松的四足机器人,证明了其在复杂城市环境中稳定执行交付和巡逻等任务的能力。 完成全程马拉松比赛后,“RAIBO2”的成绩出现在照片墙上。 图片来源:韩国科学技术院 该马拉松赛在14公里和28公里处,均有50米的海拔提升。为了让“RAIBO2”应对这些挑战,团队使用强化学习算法,开发出一种行走控制器,并利用RaiSim应用程序,模拟了斜坡、楼梯和结冰道路等复杂地形,对“RAIBO...

  • 像积木一样的山西应县木塔,为什么可以屹立千年不倒?

    近日,各大社交平台上有座塔很火——应县木塔。有游客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应县木塔的视频后,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不少人表示:看到应县木塔那一刻真的很震撼,后劲太大了...... 图源:某社交平台 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古、最高的一座纯木构建筑,应县木塔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毕竟,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并不高大,帝王的居所多数也就10米到20米高,而应县木塔的高度可达67.31米。当我们面对这座镌刻历朝历代印记的“历史见证者”,确实很难不被触动。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那这么高且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到底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座与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