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话强国航天强国系列《蓄“力”飞天》

    视频简介:从“两弹一星”到“嫦娥”揽月、“祝融”探火、“天宫”遨游,在航天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一直勇毅前行。如今,“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按下发展加速键。从一张手绘图纸到一型大国重箭,我们要讲述一个跑出“新赛道”,蓄“力”飞天的故事。

  • 健康 | 极端高温致中暑事件多发,炎炎夏日如何硬核防中暑?

    随着2024高考落下帷幕,一年一度的暑期出游高峰即将来临,但在兴奋之余,一系列意外事件也给跃跃欲试的游客们敲响了警钟。 6月10日,著名歌手陈奕迅因打网球中暑休克晕倒,导致下巴撞地受伤,一共缝了三十多针。 更令人警醒的是,同样是在端午假期的6月9日,南京和镇江交界的九连尖,一名女孩不幸中暑身亡。 九连尖位于南京市六合区和镇江市丹徒区的交汇处,临近长江南岸,这里最大的特色是独特的九级台阶地貌,这里山不高,最高点才海拔142米,但是从这里可以俯瞰长江和两岸的景观,所以成为南京周边的网红徒步游览地。 然而当天天气炎热,这位女孩是中午2点钟最热的时候中暑的,虽然经过游客们的紧急救助和120急救人员的救...

  • 上海海洋大学发现三个中国特有的鱼类新物种

      新华社上海7月16日电(记者张建松)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近期发现三个中国特有的鱼类新物种:绿斑爬岩鳅、珠鳍爬岩鳅、汉霖细齿黝。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系统学与演化》和《动物学分类》。   绿斑爬岩鳅。新华社发(陈浩骏 摄)   据上海海洋大学唐文乔教授介绍,绿斑爬岩鳅是生活在广西中部至云南西部山溪中一种长相奇特的鱼类,身体呈深绿色,有斑马一样的黑色条纹,可像圆盘一样吸附在石头上,当地人形象地称为“绿斑马”。   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团队采集到标本,对其进行拍摄、形态学测量并提取DNA,进行测序后发现,“绿斑马”与已知最接近物种的遗传距离达到5.20%,远超同类群...

  • 用AI给化石“算命”?别笑,这个想法上了Nature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古明地恋(科普创作者)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编者按:为拓展认知边界,科普中国前沿科技项目推出“未知之境”系列文章,纵览深空、深地、深海等领域突破极限的探索成果。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发现之旅,认识令人惊叹的世界。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算命”听起来都是一件迷信又神秘的事,但当这个词出现在科学家的世界里,它的意思就变成了“通过对已知信息的归纳分析,推测生命形态演变过程”。科学家“算命”,是能得出科学结论的——对不同的动物来说,它们的不同长相,的确可能影响它们在灭绝中的命运。 2024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宋海军就带领团队,做了一项给化石“算命”的研究。 ...

  • 告别写作的机器感,让内容如人类创作般自然

    作者:段跃初 黄艳红 在当下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AI 写作已成为诸多创作者的得力伙伴。然而,在享受其带来便捷的过程中,我们也遭遇了一个颇为棘手的难题——由 AI 生成的内容,常常带有显著的机械之感,很容易被人识别出是机器所创作,缺失了人类创作所独有的自然与灵动韵味。那么,怎样才能使 AI 写作更加贴合人类的表达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机器痕迹呢? AI 写作的机器感从何而来以及如何识别。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时,有时会产生一种微妙的直觉,隐隐觉得它出自 AI 之手。这种直觉源于多个层面。 从词汇与句式运用来讲,AI 生成的文本常常存在大量重复用词以及固定的句式架构。比如,某些特定的引导词或短...

  • 人工智能正快速发展,它将如何推动医学研究?

    作者:周叶斌 知名科普作家 免疫学博士 AI发展近年有哪些突破? 人工智能,也就是AI,这些年的突破非常多。 那么对于生物学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人工智能近年来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复杂的大数据,还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见解。比如在结构生物学领域,AlphaFold是最有名的,它已经从1演变到3了,不仅能够根据氨基酸的序列来预测蛋白质结构,而且还能对蛋白质之间的互相作用(的方式)进行预测。 另外,这两年引起全球注意力的ChatGPT,这样的一个生成式AI的代表,通过大模型训练,这些生成式AI也能为我们产生新的内容,比如它可以构建新的一些抗体分子、蛋白质分子。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实例 人工智能在医...

  • 航天 | 航天也要节能减排?揭秘火箭的“绿色革命”

    近年来全球运载火箭发射数量急速增加,从2017年的91次已经攀升至2023年的233次,增加了两倍多。随着一次次点火升空,人类不断尝试书写航天领域的新篇章,运载火箭对于地球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日前,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这让很多人开始重新认识航天热潮与节能降碳的关系。如何守护这颗蓝色星球,让航天与环保同行? 01 火箭发射对环境到底有什么影响? 火箭尤其是使用常温燃料火箭在发射过程中产生的毒气、废气、废弃物等确实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点火升空的瞬间,火箭推进剂燃烧产生的熊熊火焰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排放物。 在这些物质中,氮氧化物、硫化物和一氧化碳直接对人...

  • 农业 | 不懂快来学!桃子这样洗才干净

    爱吃桃子的你会洗桃子吗?虽然现在市场上买的桃子农药残留超标概率比较小,但对抵抗力较差的人来说仍然会有一定的危害。对于最大残留限量值以下的农药,如果想更好的去除,应当具体分析,选择的不同农药去除方法,才能做到“有效”去除。 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有效”? 根据农药自身性质的不同,在桃果中的分布也不一样。非内吸性农药不能透过桃皮表面的蜡质层和脂质层,无法进入桃肉内部,主要附着在桃皮上;内吸性农药可以透过桃皮表面的蜡质层和酯质层,在桃皮和桃肉中均有分布;例如,毛桃上的农药要比油桃更难清洗。毛桃和油桃表结构不同样,油桃表明光滑,不易被茸毛、农药附着,且易于清洗。毛桃表面粗糙,易被茸毛,农药附着,且不容易...

  •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宁夏银川,灵绍直流配套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一期100万千瓦项目。 袁宏彦摄(人民视觉) 图①:湖北武汉经开区的岚图汽车电动化焊装车间,机器人正在流水线上作业。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图②:中国科学院空间光学系统在轨制造与集成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工作。 新华社记者 许 畅摄 图③:河北邯郸市复兴区前进小学的学生们在观看机器狗表演。 聂长青摄(人民视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强调:“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