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着火了,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就没事了?火灾逃生还有多少误区

    在遇到大火灾时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赶紧逃,但逃不一定能保证你能活下来,慌不择路可能会让你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 不再靠天吃饭:气象科技如何改变传统农业

    这里的“气象小院”就是指设立在农作物田间的气象试验基地,针对不同作物的气象需求而设立各种气象监测设备,并开展相关研究,为农作物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并为科普示范提供开放平台。

  • 科普话强国航天强国系列《蓄“力”飞天》

    如今,“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按下发展加速键。从一张手绘图纸到一型大国重箭,我们要讲述一个跑出“新赛道”,蓄“力”飞天的故事。

  • 健康 | 极端高温致中暑事件多发,炎炎夏日如何硬核防中暑?

    随着2024高考落下帷幕,一年一度的暑期出游高峰即将来临,但在兴奋之余,一系列意外事件也给跃跃欲试的游客们敲响了警钟。 6月10日,著名歌手陈奕迅因打网球中暑休克晕倒,导致下巴撞地受伤,一共缝了三十多针。 更令人警醒的是,同样是在端午假期的6月9日,南京和镇江交界的九连尖,一名女孩不幸中暑身亡。 九连尖位于南京市六合区和镇江市丹徒区的交汇处,临近长江南岸,这里最大的特色是独特的九级台阶地貌,这里山不高,最高点才海拔142米,但是从这里可以俯瞰长江和两岸的景观,所以成为南京周边的网红徒步游览地。 然而当天天气炎热,这位女孩是中午2点钟最热的时候中暑的,虽然经过游客们的紧急救助和120急救人员的救...

  • 上海海洋大学发现三个中国特有的鱼类新物种

    新华社上海7月16日电(记者张建松)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近期发现三个中国特有的鱼类新物种:绿斑爬岩鳅、珠鳍爬岩鳅、汉霖细齿黝。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系统学与演化》和《动物学分类》。

  • 用AI给化石“算命”?别笑,这个想法上了Nature

    为拓展认知边界,科普中国前沿科技项目推出“未知之境”系列文章,纵览深空、深地、深海等领域突破极限的探索成果。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发现之旅,认识令人惊叹的世界。

  • 告别写作的机器感,让内容如人类创作般自然

    作者:段跃初 黄艳红 在当下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AI 写作已成为诸多创作者的得力伙伴。然而,在享受其带来便捷的过程中,我们也遭遇了一个颇为棘手的难题——由 AI 生成的内容,常常带有显著的机械之感,很容易被人识别出是机器所创作,缺失了人类创作所独有的自然与灵动韵味。那么,怎样才能使 AI 写作更加贴合人类的表达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机器痕迹呢? AI 写作的机器感从何而来以及如何识别。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时,有时会产生一种微妙的直觉,隐隐觉得它出自 AI 之手。这种直觉源于多个层面。 从词汇与句式运用来讲,AI 生成的文本常常存在大量重复用词以及固定的句式架构。比如,某些特定的引导词或短...

  • 人工智能正快速发展,它将如何推动医学研究?

    人工智能近年来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复杂的大数据,还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见解。比如在结构生物学领域,AlphaFold是最有名的,它已经从1演变到3了,不仅能够根据氨基酸的序列来预测蛋白质结构,而且还能对蛋白质之间的互相作用(的方式)进行预测。

  • 航天 | 航天也要节能减排?揭秘火箭的“绿色革命”

    日前,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这让很多人开始重新认识航天热潮与节能降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