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边的白果(银杏果),你不要随便捡!!

    9-10月,是银杏成熟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路上到处都是掉落的银杏果,很多人打卡拍照,也顺便捡点果子回去,都说白果营养价值高,拿回家清炒、炖汤…… 本草记载:白果,性平,味甘苦涩,有毒,具有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之功效。可治哮喘、痰嗽、小便频数等病,作为中药的白果使用的是去掉白果的外种皮并经过炮制的果仁。 门诊案例 前两天,接诊了一位患者,阿姨说她摘了白果准备煲汤,拿回家后用手搓掉白果的外皮,去皮的过程中闻到的一种特殊的“臭味”。第二天,双手、面部、颈部就长了很多红斑和丘疹,部分红肿,皮肤发烫,瘙痒难耐,苦不堪言。经诊断考虑:接触性皮炎,元凶正是“白果”。 这是什么原因呢? 新鲜...

  • 专家提醒:深秋警惕心血管变“脆弱”

    时值深秋,昼夜温差大,突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升高。医生提醒,若活动时出现胸闷、胸痛、心悸、下肢浮肿,以及不明原因的乏力、气短,或者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且持续不能缓解,请立即就医。 “高血压、冠心病、心梗、心源性脑梗塞、心衰等都属于心血管疾病的范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竟靖说,随着气温下降,血管遇冷容易收缩痉挛,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此外,不及时补充水分、盲目“贴秋膘”以及情绪剧烈波动都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需加强防护。医生建议,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恶劣天气减少外出,避免头部、颈部、腹部和脚部等部位受寒;注意膳...

  • 秋蟹正肥,“去寒吃法”让你乐享美味

    金秋十月,正是秋蟹膏满黄肥的绝佳时节。不过,中医认为螃蟹性寒凉,若吃法不当,很容易引发肠胃不适。那么,如何搭配才能既尝得蟹的鲜醇美味,又能有效中和寒性呢? “秋蟹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也不容小觑,每100克蟹肉中就含有17.5克优质蛋白。蟹肉性寒,有利于缓解秋日干燥带来的不适感,尤其适合秋燥来袭、没胃口时食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病科副主任医师陈煦说,不过,吃蟹的核心原则是“不踩雷”,首要一点便是“控量”——成人每次食用1只(150-200g)即可,每周食用1-2次,因蟹的寒凉之性易刺激肠胃,过量食用,可引发腹胀、腹泻等不适。 搭配是否合理,则直接决定了吃蟹能否“去寒”。陈煦建议...

  • 【健康科普】秋季健康小常识

    “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秋季的到来,虽然“秋老虎”的余威尚存,但早晚的凉意已悄然提醒我们季节正在转换。天气逐渐凉爽,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节,也是及时调整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调整生活方式,乐享金秋活力! 一、秋季的健康挑战秋季,气温波动显著,空气日益干燥,感冒、流感、过敏等呼吸道问题高发,湿度骤降导致湿疹、瘙痒风险升高,老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等抵抗力较弱人群的健康风险也随之增加。此时,积极调整并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健康挑战。二、健康生活方式建议(一)饮食润燥养阴,不要贪凉润燥清补、健脾养肺:秋季气候干燥,“燥邪”易伤肺阴,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此时饮食...

  • 秋冬季养生,警惕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在10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权威专家表示,如果操作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随着天气变冷,“秋季刷经络”“药浴排寒”等养生项目流行起来。“‘秋季刷经络’是指通过使用经络刷或刮痧板等方式刺激体表,达到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的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高颖介绍,从中医专业角度讲,干预性调理方法并非适合于所有人群,操作不当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例如“刷经络”如果操作过度或者频率过高,容易损伤正气,导致抵抗力下降,可能出现周身乏力或感受风寒等问题。 “‘药浴排寒’也是养生的一个...

  • 寒露至,秋风凉 | 养护关节防痹痛,温养脾肾度金秋

    寒露时节,晨露凝结成霜,秋风裹挟燥邪直逼人体最“娇弱”的关节。寒露是关节炎的“高危窗口期”,稍有不慎,关节疼痛、僵硬甚至变形可能悄然找上门。 一、寒露关节病高发原因 《黄帝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关节炎(中医称“痹证”)的本质,是风、寒、湿邪趁人体正气不足时,侵入经络关节,气血运行受阻,导致“不通则痛”。而寒露时节的三大气候特点,恰好为“痹邪”提供了“作案条件”: 1、气温骤降:气温下降,关节周围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变差,代谢废物堆积,炎症因子活跃。 2、湿气未散:空气湿度重,湿邪黏滞重浊,易与寒邪勾结,像“湿布裹关节”般加重僵硬感。 3、阳气内敛:阳气由表入里,体表防御...

  • 秋季来了,安全生产应注意哪些?

    秋天到了,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冷暖变化不规律,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一些事故也会因为季节性因素发生概率升高,因此,各企业要积极落实安全措施,千万别让安全意识“打了盹”。 秋季来临,安全生产工作中这些问题应该注意! 加强设施设备管理 秋季温差大,设备和金属构件容易发生锈蚀、扭曲、破裂,会直接导致泄漏和爆炸事故,因此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尤为重要。 企业要坚持“专人专管、定时检修、良好运转、保证安全”的方针,加大设备隐患排查力度,发现隐患后及时整改,使设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保障设备的本质安全。 预防静电危害 秋季干燥少雨,设备设施易产生静电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因...

  • 宝宝咳喘不止?合胞病毒高发季来袭,家长速看!

    相信关注宝宝健康的家长们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早有耳闻,随着秋月送来了凉意也将“合胞病毒”带到了朗州大地,最近身边好多小朋友都在发热、咳嗽、喘息。 我们在给这些小朋友完善病原检查时,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在大幅上升,很多家长们常常询问: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什么?它到底厉害不?除了咳嗽、喘息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如何才能避免我家宝宝被感染? 这里,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花几分钟的时间带大家去了解这个病毒。希望能在这个双节将至的大好日子,让大家远离疾病、安度祥和的国庆中秋。 一、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

  • 抬头有风险!秋日采摘板栗,小心“暗器”伤眼”

    金秋时节,板栗飘香,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市民剥食板栗的身影。然而,看似不起眼的板栗外壳尖刺,却暗藏着致盲风险。近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眼科接连收治了多位因板栗刺伤眼球的患者。 惊险案例:板栗坠落,刺穿角膜 近日,市民刘先生(化名)用竹竿敲打板栗树枝时,带刺的板栗球从高处的树枝坠落,径直砸中他的左眼。他当即便感到眼睛红肿、流泪、疼痛,同时视力骤降。家人立即将他送到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就医。 经检查,医生发现刘先生的角膜已被板栗刺穿通,晶状体也出现混浊,最终确诊为“左眼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 幸运的是,经过紧急手术取出异物、修复角膜并控制炎症后,他的病情得以稳定,但后续还需行白内障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