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雨要“三连”了!这些防汛技能要掌握→

    18日至21日,旺盛西南暖湿气流沿副热带高压边缘北上,同时东北一带有冷涡发展,引导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在长江附近对峙,形成一条长达上千公里“西南-东北”走向的梅雨锋,暴雨、大暴雨将从贵州、广西北部一带一直延伸至河南、山东、江苏一带,并缓慢南压。 陕西南部、西南地区、江南西部、江汉、江淮、黄淮及广西西部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这次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大,过程降水量将会比常年同期偏多。尤其沿淮到江汉一带暴雨、大暴雨持续时间长。 中央气象台6月19日06时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预计6月19日08时至20日08时,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东南部、...

  • “热死了”敲响警钟!警惕高温杀手“热射病”

    近日,六旬老人范师傅中暑倒地,被工友送往温州市永嘉县人民医院抢救。尽管医生进行全力治疗,但范师傅出现严重休克、横纹肌溶解、DIC等严重并发症,最终不幸离世。医生分析,高温环境下人体每小时出汗高达1升-2升,若仅补充水分而忽视电解质补充,会导致体内盐分流失,加速中暑进程,最终危及生命,酿成悲剧。 范师傅中暑的这一天,室外最高温度40℃,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小心热射病,它可是中暑的plus版。高温高湿环境下,机体散热效率明显下降,产热明显大于散热,形成急性热代谢障碍。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防暑,相当于所有的脏器就像在水里慢慢被“煮”熟,受到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热死了、热死了”,您还以为这是简单的玩...

  • 暴雨停止,就彻底安全了?

    这种说法存在严重误区。暴雨过后并不意味着危险完全解除,一些次生灾害可能在雨停后才开始显现。

  • 夏天也会“冻死人”!户外运动需警惕

    夏日到来,户外活动正当时,尤其是徒步、登山、水上运动或露营,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但人们往往只关注防晒和中暑,却容易忽视另一种极端情况——失温。 炎炎夏日竟然也会失温?失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夏天失温是什么造成的? TOP 01失温是怎么回事? 失温症又称低温症、低体温症,一般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导致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调节失衡,无法维持正常体温的现象。 人体具有体温调节系统,使机体的产热、散热过程处于动态平衡,将身体核心温度维持在37℃左右。当机体的产热低于散热,体内热量越来越少、不足以保持正常体温时,就会出现“失温”现象。体温过低,身体中的生物酶会失效,人体的代谢反应难以正常进行...

  • 爬山突发晕厥!别慌张,这份晕厥急救指南请收好

    近日,王阿姨(化名)周末登山,快到半山腰时突然眼前发黑、浑身冒冷汗,紧接着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同行的老伴赶紧扶住她,不到一分钟,王阿姨醒过来,只觉浑身乏力,对刚才发生的事一片模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120急救中心李雄辉主任介绍,这种“突然倒下、很快自行清醒”的情况,就是典型的“一过性晕厥”。 爬山时突发晕厥绝非小事!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危急警报”。了解原因、掌握正确处置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一、晕厥的本质:大脑短暂“断电” 晕厥的核心是脑血流急剧减少,导致大脑功能瞬间暂停。爬山场景中,常见诱因有四类: 1.血管迷走性晕厥(最常见): 诱因:长时间站立(观景)、疼...

  • 别让高温“烤”倒你!这份防暑攻略快码住

    随着盛夏来临,气温逐渐攀升。本轮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较高,可谓是白天“炙烤”,夜晚“闷热”。高温天气需要注意什么?一旦中暑,如何急救?哪些错误要避免?这份防暑攻略,你要知道!

  • 清凉度夏,别让“戏水”变“溺水”!

    炎炎夏日,阳光热烈,大地被烤得热气腾腾。这时候,玩水成了让人心动的选择。然而,在享受清凉的同时,可能出现摔倒、溺水等意外情况。 尤其是即将进入暑假,孩子们在水边玩耍的身影逐渐增多,无论是游泳还是其他水上娱乐活动,都要注意什么?遇到有人溺水,如何正确施救?本期“夏季安全小课堂”带你一起学习防溺水安全知识——

  • 被虫子咬一口竟进ICU?夏季使用防虫手册→

    夏季是蚊虫叮咬的高发季节 日前,一位70岁的杨老伯 在户外龙眼树下乘凉时 遭到蚊虫叮咬 起初他不以为然 没想到第二天起便高热不退 自行处理几天后症状并未缓解 反而出现了呼吸急促、肝肾功能异常 就医后被紧急送往重症室抢救 经医生诊断 杨老伯突发重症 竟是恙虫叮咬所致 医生提醒 目前恙虫病已进入高发季 外出要注意做好防虫措施 龙眼树下被虫咬 老伯高烧不退就医 近来天气潮湿闷热,70岁的杨老伯到龙眼树下乘凉时,突然感觉脖颈一阵刺痛。他知道应该是被树上掉下来的虫子叮咬了,觉得没啥事,事后也没有处理。 谁知第二天开始,杨老伯突然高烧不退,体温一度升到39℃。杨老伯在家自行服用退烧药,但仍反复发热。因未...

  • 近期高发!雷击火“催生”山火,夏季如何“避雷+防火”?

    6月8日14时左右,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沁河镇李家庄村突发山火,事发当地多为山区,植被茂密,且近期缺少有效降雨,扑救难度较大。 据相关部门介绍,起火原因为雷击火。记者在现场看到,当地植被以油松为主,树下杂草较多,较为干燥,可燃性较强。目前,已调集多地2000多名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开展灭火工作,出动包括灭火直升机、水车等救援设备共计160余台。 10日,媒体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沁河镇山火救援现场了解到,由于高温大风天气持续,加上山间地形复杂,给灭火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目前当地山火仍在持续,灭火工作仍在进行中。 01什么是雷击火 雷击火是由雷电引发的森林草原火灾,被称为“天火”。当闪电击中干燥的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