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普知识
  • 科普活动
  • 三科平台
    • 科普
    • 科慧
    • 科创
  • 政策制度
  • 科技人才
  • 科普矩阵

科普知识

  • 首页
  • 科普知识

这些“伪粗粮”让血糖飙升

  • 夷陵职工
  • 2025-05-16
  • 43

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认知:粗粮升血糖较慢,适当吃粗粮有利于控制血糖。

事实上,粗粮是个大家族,并不是所有粗粮都有控糖效果,一些粗粮甚至是“伪粗粮”,它们升糖速度比大米、白面等细粮还要快。

01种类选不对,升糖速度快

吃起来口感糯糯的糯性谷物,比如大黄米、小黄米、糯玉米、黑糯米等,升糖速度快。

粗细粮等主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主要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两种。

燕麦、红豆等粗粮中直链淀粉含量多,直链淀粉排列很紧密,在体内不容易被分解,对血糖的影响相对较小。

而糯性谷物中支链淀粉含量多,支链淀粉分支多,结构相对松散,容易被消化分解,升糖速度更快。

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一定要避开支链淀粉含量较多的粗粮。以小黄米为例,小黄米又称糯小米,很多人喜欢在晚餐时喝点小黄米粥,但实际上,黄米粥比白米粥升糖速度更快。

snbnNsksCBhp3pQw.png

如果需要控制血糖,一定不要大量喝小黄米粥,更不能只用粥当早餐或晚餐,可以先吃些干的主食再喝粥,粥不能熬太烂,同餐要搭配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如牛奶、大豆制品、杂豆、蔬菜等,还要注意把主食放在最后吃,这样对血糖更友好。

02方式吃不对你吃的也可能变成“伪粗粮”

在食用方式上,很多人喜欢把粗粮打成粉,然后用水冲成糊喝,觉得方便又营养。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打粉的这个环节,会让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升高。

从以下表格可以看到,粗粮打粉后GI普遍升高,有些食物直接从低GI变成高GI食物。

打粉前后血糖指数 (GI) 对比

(GI<55为低,55-70为中,>70为高)

NeN2zMJNQFB7PteG.png

所以,需要控糖的人群一定要注意这个“陷阱”。如果喜欢吃粗粮糊又需要控制血糖,则建议优先选打粉后升糖指数仍比较低的,如绿豆、扁豆等,少将薏米、黑米等打粉冲糊。

7cbPKk3Khj9ZYaSX.jpg

冲粗粮糊时,不妨将水换成牛奶

豆浆和牛奶里含蛋白质、脂肪、钙等多种营养物质,用它们冲粗粮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升糖速度,且口感和营养也更好。

冲的时候,可以用一平勺粗粮粉兑150毫升热牛奶或豆浆,可优先选牛奶。

03即使血糖高也不能只吃粗粮

粗粮虽好,但也不要单独吃粗粮,最好是粗细搭配,粗粮吃太多容易感到不适,比如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反酸、打嗝等。

从控糖的角度讲,粗粮和细粮最好控制在1∶1或是2∶1。肠胃功能比较好的人,可以一半粗粮、一半细粮,甚至粗粮2,细粮1。肠胃功能弱一些的人,可以粗粮占30%,细粮占70%。

另外,建议将粗粮均匀地分配到一日三餐里,不要全部集中在某一餐。有些人群晚上吃粗粮后难消化,躺到床上后可能会出现反酸,这种情况晚上可以少吃或不吃粗粮。

热门推荐

detail

应对气象干旱 国产三发“双尾蝎A”专用机型首批交付

新华社成都5月19日电(记者谢佼)5月18日,人工影响天气专用型“双尾...

  • post

    夏季如何快速降低室内温度?实用方法来了

    • 2025-05-16
    • 0
  • post

    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

    • 2025-05-16
    • 0
  • post

    中国科技会堂论坛聚焦量子技术新赛道

    • 2025-05-16
    • 0
  • post

    数字化平台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有了“智慧管家”

    • 2025-05-16
    • 0
  • post

    大学课堂来了AI助教

    • 2025-05-16
    • 0
  • post

    这些“伪粗粮”让血糖飙升

    • 2025-05-16
    • 0
  • post

    全球首个!国星宇航太空计算首发星座成功发射

    • 2025-05-16
    • 0
  • post

    5G加了A变成“5G-A”,会给生活“加”些什么?

    • 2025-05-16
    • 0
  • post

    应急科普丨这些防汛安全知识要知道

    • 2025-05-16
    • 0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发展大道111号
  • 15971620997
  • 85824471@qq.com

友情链接

  • 科普中国网
  • 中国数字科技馆
  • 中国科学技术馆
  • 新华网科技频道
  • 全国科普日
  •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 中国科普博览
  • 科普中国资源中心
  •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 中国气象科普频道
  •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网科学中国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国气象科普网
  •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湖北科普网
  • 科普中国要闻解读
  •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鄂ICP备15017417号 鄂B2-20160060 夷陵线上科技馆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科普知识
  • 科普活动
  • 三科平台
    • 科普
    • 科慧
    • 科创
  • 政策制度
  • 科技人才
  • 科普矩阵

夷陵线上科技馆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