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刷屏,夷陵区有没有?该怎么预防?

近期国内某地报告发生登革热本土疫情和基孔肯雅热输入导致的本土疫情暴发,迅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那什么是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又有哪些不同?我们夷陵区有没有?会不会引起传播流行……有没有什么办法防控? 不慌,听夷陵疾控一一为您解答。 图片由即梦ai生成
01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图源:北京疾控中心 02与登革热又有哪些不同?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由伊蚊传播,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初期都有高热、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容易混淆。 不过,二者也是有区别的,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临床上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如病毒检测)才能鉴别。 03我们夷陵有没有?会不会引起传播 夷陵区暂时没有监测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 目前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如今该病借助气候变化与跨国旅行快速扩张版图,我国口岸也持续面临输入风险。 据市疾控病媒生物监测数据显示:宜昌市基肯雅热的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分布广泛,一旦有病例输入,可能引起该疾病在本地传播流行。 04防控措施有哪些? 目前国内尚没有上市的基孔肯雅热疫苗。控制伊蚊媒介密度、防蚊灭蚊、避免被叮咬是预防控制基孔肯雅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措施。 防蚊“三板斧”: “一翻”:翻盆倒罐清积水——没有蚊虫孳生地就可以大大减少蚊虫的叮咬。 建议室内水生植物3-5天换水一次,储水容器要加盖,对于房前屋后、阳台或窗台等露天场地的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水桶、花盆托盘等各种能形成积水的容器,及时清除丢弃或翻倒过来,防止积水。 图源:龙岗融媒 “二灭”:灭蚊虫——没有蚊虫的叮咬就没有此类病毒的传播。 建议使用市售有合格证号的杀虫气雾剂、蚊香、灭蚊片等卫生杀虫剂、电蚊拍等灭蚊。 图源:龙岗融媒 “三防”:个人防护——以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机会。 建议出门穿浅色长衣长裤,户外树荫草丛少逗留,家里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挂蚊帐。 图源:龙岗融媒 自我健康监测不能少! 从境外或省外返回后,应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尤其是1-2周内是否出现以下症状:突发高热、关节疼痛或肌肉酸痛、皮疹、头痛、乏力等。若出现上述症状,请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