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普知识
  • 科普活动
  • 三科平台
    • 科普
    • 科慧
    • 科创
  • 政策制度
  • 科技人才
  • 科普矩阵

科普知识

  • 首页
  • 科普知识

病毒纳米纤维技术:精准猎杀癌细胞的 "生物智能武器"

  • 科普中国
  • 2025-07-18
  • 40

癌症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正在改写医学教科书。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公布的 "噬菌体" 新型病毒纳米纤维技术,通过重构病毒结构实现精准靶向癌细胞,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远超传统疗法的疗效,为攻克实体瘤提供了全新思路。

让病毒成为 "抗癌特种兵"

传统癌症治疗常面临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困境,而新型病毒纳米纤维技术的核心突破在于构建了 "生物智能递送系统"。研究团队选取对人体无害的噬菌体作为基础载体,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为其装上 "癌细胞识别器"—— 能够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多肽序列。同时,通过纳米纺丝技术在病毒表面构建纤维网络,使其既能携带治疗 payload(如光敏剂、小分子药物),又能像 "变形虫" 一样穿透致密的肿瘤组织。

自然界的病毒本身就是高效的递送大师,我们做的是驯化和升级。研究团队核心成员解释,这种改造后的病毒纳米纤维具有双重优势:一方面保留病毒天然的细胞入侵能力,可直接穿透癌细胞膜;另一方面,纳米纤维的多孔结构能持续释放氧气,解决传统光动力治疗中肿瘤缺氧导致的疗效打折问题。

肿瘤清除率提升 3 倍的关键数据

在涵盖肺癌、肝癌、胰腺癌等多种实体瘤的动物模型中,该技术的表现令人瞩目:接受治疗的实验组小鼠,肿瘤完全消退率达到 40%,而传统疗法这一比例仅为 13%;在对剩余肿瘤的抑制效果上,病毒纳米纤维技术使肿瘤体积平均缩小 82%,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的 27%。

更关键的是安全性数据:实验动物的肝肾功能指标无异常,骨髓造血功能未受抑制,皮肤、黏膜等正常组织也未出现损伤。这得益于该技术的 "智能识别" 机制 —— 通过癌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物(如 EGFRvIII、HER2 等)进行精准定位,对正常细胞的 "误攻击" 率降低了 90% 以上。研究人员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病毒纳米纤维会像 "章鱼" 一样用纤维触手紧紧抓住癌细胞,而对旁边的正常细胞 "视而不见"。

从实验室到病房的突破路径

目前,研究团队已完成该技术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估,正与多家三甲医院合作推进转化研究。首要任务是建立符合 GMP 标准的病毒纳米纤维生产工艺,解决大规模制备中的纯度控制问题 —— 由于病毒载体对培养环境极其敏感,温度、pH 值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影响其活性,需开发自动化生物反应器进行精准调控。

另一个重点方向是个性化治疗方案的设计。研究发现,通过调整纳米纤维的直径(可在 50-500 纳米范围调控)和病毒表面修饰的靶向分子,能适配不同类型癌细胞的特性。例如,针对转移能力强的乳腺癌细胞,可选用直径更小的纳米纤维,使其能随血液循环追踪转移灶;而对于实体瘤核心的缺氧区域,则可增强病毒的氧气释放能力。

打开生物治疗的新维度

该技术的突破不仅在于治疗效果的提升,更重塑了癌症治疗的设计思路。传统纳米药物多采用合成材料(如脂质体、聚合物),而病毒纳米纤维属于 "活体材料",具有自我组装、环境响应的智能特性 —— 在正常组织中保持稳定,一旦进入肿瘤微环境(低 pH、高还原电位),就会触发结构变化,释放治疗物质。这种 "环境敏感型" 特性,为解决药物在体内的 "脱靶" 问题提供了新方案。

业内专家指出,这种技术平台的应用场景远不止癌症治疗。其精准靶向能力可用于罕见病的酶替代治疗,解决药物难以到达病灶的难题;而病毒纳米纤维的捕获能力,还可开发成超灵敏的肿瘤早筛工具,从血液中捕捉到单个循环肿瘤细胞,实现癌症的超早期诊断。

破解转化医学的 "最后一公里"

尽管前景广阔,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仍需跨越多重障碍。首先是免疫原性问题:虽然选用的噬菌体对人体免疫原性低,但大规模应用仍需评估长期免疫反应;其次是生产成本控制,目前病毒纳米纤维的制备成本较高,需开发更高效的规模化生产技术;此外,如何针对不同患者的肿瘤异质性进行个性化定制,也是临床转化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们正联合材料学、工程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团队,系统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研究负责人表示,"预计未来 3-5 年,将完成早期临床试验,逐步向临床应用推进。"

这项技术的突破,标志着人类在对抗癌症的征程中又迈出坚实一步。当病毒从 "疾病元凶" 被改造为 "治疗利器",当纳米技术赋予生物材料智能响应能力,癌症治疗正从 "粗放式攻击" 迈向 "精准化猎杀" 的新时代。

热门推荐

detail

病毒纳米纤维技术:精准猎杀癌细胞的 "生物智能武器"

癌症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正在改写医学教科书。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近日...

  • post

    登革热高发季,身体发出的5个“红色预警”别忽视

    • 2025-07-18
    • 0
  • post

    面对突发暴雨洪涝灾害,公众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 2025-07-18
    • 0
  • post

    即将入伏!今年的三伏天只有30天?什么时候最热?

    • 2025-07-18
    • 0
  • post

    实测11款,100%检出甲醛!你买的“捏捏乐”可能有毒

    • 2025-07-18
    • 0
  • post

    "女猪倌"打造"4S"店 惠企利民进万家

    • 2025-07-18
    • 0
  • post

    汛期有前后之分?前汛期转入后汛期,科学防汛这样防→

    • 2025-07-18
    • 0
  • post

    1935.3克样品,首次揭示!

    • 2025-07-18
    • 0
  • post

    科技赋能 打造“绿色智慧粮仓”

    • 2025-07-18
    • 0
  • post

    解水忧、兴水业、护生态——滇池流域现代化灌区建设见闻

    • 2025-07-18
    • 0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发展大道111号
  • 15971620997
  • 85824471@qq.com

友情链接

  • 科普中国网
  • 中国数字科技馆
  • 中国科学技术馆
  • 新华网科技频道
  • 全国科普日
  •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 中国科普博览
  • 科普中国资源中心
  •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 中国气象科普频道
  •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网科学中国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国气象科普网
  •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湖北科普网
  • 科普中国要闻解读
  •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鄂ICP备15017417号 鄂B2-20160060 夷陵线上科技馆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科普知识
  • 科普活动
  • 三科平台
    • 科普
    • 科慧
    • 科创
  • 政策制度
  • 科技人才
  • 科普矩阵

夷陵线上科技馆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