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培训强技能 乡村振兴添活力

    为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电商助农,深化“联村共建 村企联建”工作实践,共同做好云上“百里荒”品牌宣传,7月21日,宜昌环百试验区党委和分乡镇农家乐民宿协会组织分乡和龙泉两地镇村工作人员、农家乐(民宿)经营户、电商从业者、个体商户等约70人开展新媒体营销直播技能培训。   此次培训为期1天,邀请百里荒景区副总经理张译文、宜昌观止传媒联合创始人卢悦等4名新媒体领域优秀“操盘手”进行授课,课程结合本地及周边成功案例,聚焦视频图片拍摄剪辑、新媒体营销渠道打造、线上店铺和直播间管理、爆款视频内容创作等实用内容,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学员普及电商基础知识和运营逻辑,帮助他们打破传统思维定式...

  • 与哪吒同行 探秘科学世界

    7月22日,区妇联联合向日葵亲子活动服务中心走进平湖社区公益暑托班开展“看《哪吒闹海》,了解科学奥秘”主题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科普大餐!来自武汉轻工大学的志愿者桑莉雅通过对《哪吒闹海》电影中这些科学知识的探索,让孩子们发现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 暑期爱心托管班开启“奇妙的化学之旅”

    “哇,这杯水真的会变色!”随着一声声惊叹,一场“奇妙的化学之旅”在龙泉镇龙镇社区暑期“爱心托管班”拉开帷幕。近日,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色彩斑斓的“彩虹溶液”、神奇的“大象牙膏”等趣味实验轮番上演,孩子们在惊叹声中感受化学的魅力,科学探索的种子悄然播撒。 随后的创意手工环节,在网格员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用巧手制作出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锻炼。 (通讯员:严迎春 责编:卢薇 审核:高秉龙)

  • 夷陵区图书馆萌芽菜园生态实践活动:大暑寻自然 瓜皮化酵素

    7月20日,夷陵区图书馆的“萌芽菜园”里开展“大暑寻自然 瓜皮化酵素”为主题的生态实践活动。月芽阅读的小志愿者们齐聚一堂度过了一段充满收获的夏日时光。 节气课堂率先开讲。“咱夷陵的沙地适合种西瓜,从清明育苗到小暑坐果,大暑前后正是最甜的时候,”老师边说边展示本地西瓜实物,孩子们听得入神,不时举手问“菜园里有西瓜苗吗?”“为什么沙地种的瓜更甜?”,课堂里满是对乡土农耕的好奇。 “老师说,西红柿要摘颜色像太阳的!”小朋友踮着脚,指着枝头一串红得发亮的西红柿。啪的一声,圆滚滚的果子落进了小桶里。很快,就摘满了一桶红的、粉的西红柿。接着,小志愿者们一头扎进辣椒地里小心翼翼地翻找藏在叶底的辣椒,不时...

  • 航天探秘进课堂 少年逐梦向星辰

    7月21日,由夷陵区妇联联合向日葵亲子活动服务中心以“航天探秘之旅”为主题的科普课程在平湖社区公益暑托班温情开讲,25名托管学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太空探索之旅。    此次航天探秘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丰富的航天知识,开拓了视野,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逐梦星辰的种子,为他们的“七彩”假期生活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航天色彩。 (通讯员:乔云辉 责编:谭羽利 审核:高秉龙)

  • 邓村茶园观社区“希望家园”点亮山区孩子暑期生活

    7月10日,邓村乡茶园观社区“希望家园”暑期公益托管班开班。活动以“志愿引领成长,实践赋能未来”为主题,通过“多元课堂+趣味活动”的创新模式,为辖区60余名青少年打造了一个集教育、文化、实践于一体的暑期成长平台,助力解决山区留守家庭“看护难”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茶乡特色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7月17日,社区特别设置“红色课堂”,通过志愿者王冰倩老师主讲《祖国旗帜在我心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文明好少年》,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力量。在日常的爱心托管中,志愿者们精心设计课程,将防溺水安全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等纳入日常教学,并通过“成长档案”记...

  • 龙泉镇:田间“问诊”开良方,地头解忧暖民心

    “叮铃铃……张老师吗?快来帮我看看我家柑橘,好好的果子变黄,落了一地。”近日,高级农艺师张永萍接到龙泉镇罗家畈村一村民来电后,迅速与罗家畈村村委会联系,立即前往柑橘病害发生区域。这是张永萍本月第11次深入现场,为柑橘树“看病医治”。 近日,持续的高温导致农作物病虫害频发,龙泉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步履匆匆,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垄,为农户反映的问题精准“把脉支招”,全力破解农作物生长难题。 在罗家畈村党支部书记陈志春的领路下,张永萍等2名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户橘园,逐棵查看柑橘叶片、果色、枝干和土质,对柑橘开展全身“体检”。经过检查,发现柑橘树缺乏微量元素,加上近期高温天气抗旱不足,...

  • 童心乐学分类诀 巧手妙倡环保风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安颀、李思琪)7月17日,夷陵区小溪塔街道望江社区暑期爱心托管班开展“垃圾分类我在行”特色课。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清江薪火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梁烔铭化身“环保侦探”,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易的口诀与文字,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垃圾围城的严峻挑战。 紧接着,志愿者利用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分类道具和简明易懂的“四分法”口诀,带领孩子们迅速掌握分类要领。 随后,志愿者们设计的“垃圾回家”情景模拟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分组合作,将各类“垃圾”(卡片)精准投放到对应的迷你分类桶中。“我要回家教爸爸妈妈怎么分!”“以后看到乱扔的垃圾,我要提醒他们!”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传递出环保理念深...

  • 暑期课堂——趣讲古代刷牙记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蔡黎)7月16日下午,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兴安社区托管班里笑声阵阵,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黎梓茜同学正为孩子们讲解“中国古代的人们是如何刷牙的”。 志愿者用动画短片引入话题,展示了秦汉时期的“嚼齿木”、隋唐的盐擦法,还带来仿制的宋代牙刷—— 用马尾毛固定在骨柄上的简易工具。“原来古人也懂护牙呀!”孩子们好奇地传阅仿制品。互动环节中,志愿者教孩子们用盐水模拟古人漱口,讲解现代刷牙方法。孩子们不仅了解到古代护牙智慧,还通过实物传阅、盐水模拟漱口等互动,加深了对护牙重要性的认识,不少孩子课后主动表示要坚持每天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