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精神力量 矢志创新发展——聚焦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聆听科学“大咖”讲述创新故事,走进实验室探秘“大国重器”,在科学家主题舞台剧中感悟精神力量…… 5月24日至31日是全国科技活动周,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连日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信心,为建设科技强国目标努力奋斗。 宣讲报国故事 厚植精神沃土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内,一份68年前的入党志愿书手稿,让观众看到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病毒学专家侯云德院士科学报国之路的起点—— “我坚决地深信我加入党后在党的不断教育和我自己的不断努力之下,将会使我的一生更能无限忠诚地献身于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以创造性的劳动,献出我毕生的...

  • 2025年宜昌市科技活动周开幕 书写高质量发展“科技答卷”

    5月27日,2025年宜昌市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正式开幕。副市长崔伟宁出席开幕式。   崔伟宁向长期奋斗在科创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他说,各地各部门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革新科普范式,宣扬科学家精神,让科学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岗位、创新争先,不断在各自领域取得新突破。希望广大市民在活动中感受科技魅力、激发创新热情,共同书写宜昌高质量发展的“科技答卷”。(记者李阳、孙长天) 打造全民参与的科技盛宴 ——2025年宜昌市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   5月27日,2025年宜昌市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本届科技活动周由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共同举办,以“矢...

  • 中国科协5·30特别节目聚焦湖北风采

    《240H·时代的科学答卷》直播《科创荆楚・智汇未来——湖北科协“筑梦”科技强省之路》专访 武汉科技报讯(记者 张宇驰)今年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协官微特开展了240小时直播活动(5月20日—30日)。5月24日中午12点,在聚焦“地方科协风采”版块中,“中国科协之声”播出了《科创荆楚・智汇未来——湖北科协“筑梦”科技强省之路》专访,时长半小时。 直播以采访湖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周德文为主线,重点介绍湖北省科协近年来在“政治引领”“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普湖北”“科创湖北”“科智湖北”“聚智引才”以及“科协组织建设”7个方面所开展的重点工作。 据介绍,近年来湖北省...

  • 中国科协心理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五周年活动举办

    科普时报记者张英贤 5月25日,“2025科技志愿服务品牌论坛暨中国科协心理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五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协心理应急志愿服务总队(以下简称“总队”)主办,灵动生活集团协办,旨在回顾总队发展历程,展示工作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科技志愿服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心理学会CEO李志毅发表致辞。他强调,心理应急服务不仅是技术干预,更是社会责任,希望总队继续强化专业根基、拓展志愿网络、创新服务模式,为保障人民群众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李志毅致辞。 中国科协心理应急志愿服务总队长高文斌作“志愿...

  • 农科开放日:好看,好吃,好玩

    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第七届农科开放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关村院区举行。这场以“农业科普赋能 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主题的科普盛会,集结了全国36个院属单位同步参与,通过前沿科技展示、实验室探秘、趣味互动体验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揭开农业科技的神秘面纱。   在生物技术研究所打造的“奇妙的生命之旅”主题展区,以“科学实验+美味体验”的跨界组合,为线上线下2300余名参与者开启了一场味蕾与脑力的双重盛宴。   在科学实验区,孩子们亲手操作荧光植物观察箱,见证荧光蛋白让玉米种子在黑暗中绽放绿色光芒;在“超级蚕宝宝”展台,科研人员结合彩色的蚕茧,正对孩子们讲解蚕宝宝们的“新”本领:“这些蚕不仅能吐丝,还能...

  • 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夷陵区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幕

    在全国第二十五个科技活动周与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夷陵区于5月28日举办夷陵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科技特派员业务培训会,就今年科技活动周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部署。 根据部署,今年夷陵区科技活动周将围绕“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 ”这一主题,重点开展三大系列活动,即通过理论学习、政策宣讲、专题讲座等多种活动,广泛宣传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解读促进教育、人才、科技等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举措;开展科技特派员业务培训,提升科技特派员业务技能和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围绕“2+1+1”产业布局,举办科创供应链校企线下对接活动,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增加高质量科技...

  • 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技馆里感受科技魅力

    5月25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开平路小学学生在青岛科技馆参观“潮汐”装置。新华社发(王海滨摄) 5月24日至31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今年活动的主题为“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全国科技活动周旨在通过开展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5月25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开平路小学学生在青岛科技馆参观海“发光”装置。新华社发(王海滨摄) 5月25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开平路小学学生在青岛科技馆体验“空气炮”装置。新华社发(王海滨摄) 5月24日,观众在山东省科技馆观看人形机器人。新华社发(唐克摄) 5月24日,小朋友们在山东省科技馆体验方形车轮自行车。新华社发(唐...

  • 无人机驾驶员培训 开启科技智慧新篇章

    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提升村民职业技能,助力乡村振兴,5月26日,东城试验区郭家湾村委会首期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班正式开班。本次培训由宏远职业培训学校主办,郭家湾村委会承办,吸引了来自乡镇各村社区40名学员参与。 培训第一阶段的理论课程聚焦无人机基础原理与农业应用场景,讲师通过图文并茂的PPT、案例分析及互动问答,系统讲解了无人机的构造、飞行原理、安全法规及植保作业要点。第二阶段实操训练,在村广场搭建飞行训练场,由资深教员手把手指导飞行操控、设备维护及实战作业。学员分组进行悬停、航线规划、避障等科目练习,教员现场纠正操作误区。 学员通过考核后,不仅可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还可从事植保作业、地形测...

  •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丨探秘“生活垃圾重生” 共践绿色使命

    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联合三峡环清公司,组织大中小学生以及居民组成的环保志愿者团队近50人,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揭开垃圾“变废为宝”的科技奥秘,传递“无废城市”建设理念。 当天,志愿者们先后来到动态沙盘模型,了解了“垃圾围城”到“绿电赋能”的转变。得知基地一期日均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日、年发电量超2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1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6.9万吨标煤消耗时,志愿者团队直呼“太了不起了”! 在中控室,志愿者了解了智能化控制系统下,实现远程精准操控,烟气净化采用“SNCR脱硝+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先进的六步法组合工艺,排放指标高...

  • “猕”技赋能助增收 乡村振兴添动力

    5月22日,由夷陵区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宜昌市新世纪职业培训学校承办的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在雾渡河镇正式启动。本次为期7天的猕猴桃种植专题培训,吸引了辖区20余名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参加,通过技能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培训采取“理论+实践”双轨教学模式。理论课程特邀宜昌市农业农村局猕猴桃专家金卫系统讲解栽培技术体系,林业工程助理工程师余京华专题讲授猕猴桃周年管理及整形修剪嫁接技术。特别设置新媒体营销课程,由王平老师指导短视频拍摄剪辑及AI技术应用,助力打造数字化营销能力。 实践教学选定明富水果合作社等优质猕猴桃种植基地,农民高级农艺师李正喜现场示范,重点指导学员掌握种苗培育、建园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