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普知识
  • 科普活动
  • 三科平台
    • 科普
    • 科慧
    • 科创
  • 政策制度
  • 科技人才
  • 科普矩阵

科普知识

  • 首页
  • 科普知识

立夏节气 一粥一菜加一茶

  • 北京青年报
  • 2025-05-06
  • 146

cJ6Dzz6HwT9DnFby.png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自然界阳气渐盛、万物繁茂。此时气候特点为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湿热交织,人体易出现心火偏旺、脾胃虚弱、湿困体倦等问题,养生需注重清心火、健脾胃、祛湿浊。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立夏节气的一粥一菜加一茶,益气养阴清心火,健脾和胃祛湿热。

山药薏米芡实粥

山药、生薏苡仁、芡实、粳米适量,熬煮成粥。可加少量白糖调味食用。

山药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肾,健脾止泻;薏苡仁健脾清肺、清热利湿;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止带。立夏后,湿热重时,可适量食用此粥,以健脾胃祛湿热,脾胃虚湿热盛者尤宜。

山药冬瓜排骨汤

山药、冬瓜、排骨加葱姜蒜、适量肉桂、胡椒、盐炖煮,喝汤吃肉。功效健脾益气,清暑化湿。

尤宜于夏季脾胃虚湿热盛,便溏,小便短赤,甚至水肿者食用。

生脉饮

党参3克、麦冬5克、五味子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

党参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可补脾肺气、补血、生津;麦冬性微寒味微苦甘,入心肺胃经,可养阴清热润肺、益胃生津止渴、清心除烦安神;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入心肺肾经,可补益心肾、益气生津、宁心安神、敛肺止汗、涩精止遗、涩肠止泻。以此三味代茶饮,可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尤宜于夏季出汗多,疲劳乏力者。心火旺者,可加竹叶、莲子心清热泻火、清心除烦。

春夏交接 养心安神

春夏交接,余寒未尽,天气忽冷忽热,我们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以免损伤阳气。情志调摄,静心养神,可听听舒缓音乐避免烦躁动火。选择温和运动,避免大汗耗气。宜“晚睡早起”顺应阳气升发,中午适当午休以养心气。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安神,健脾祛湿,兼顾肺肾。夏季对应心,心火易亢,需清心除烦、滋养心阴。湿气困脾,易致食欲不振、身重乏力,需健运脾胃、化湿和中。湿热交蒸易伤肺津,可适当润肺;肾水需上济心火,防阴虚火旺。

立夏之后的饮食应注意健脾和胃,以清淡为主,少食油腻,以免助湿。天热出汗多时,应注意清暑生津、益气养胃。夏季水果蔬菜丰富,黄瓜、萝卜、西红柿、西瓜等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绿豆汤、荷叶粥、银耳粥亦可常喝,有清暑、滋阴的作用。湿热明显者,山药、扁豆、冬瓜等可常食用,以清利暑湿。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生姜是夏季调味之佳品,做菜可适当加点,不但开胃,有助于阳气的生发,还可以避免夏季寒凉食物吃多了损伤脾胃阳气,为“春夏养阳”之道。

文/李金辉(北京老年医院)

热门推荐

detail

四部门出手! 医疗科普不是“流量生意”

虚构病例、夸大效果,假科普、真带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将迎来更大力度...

  • post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留意手机卫星地图里的白色图斑

    • 2025-05-06
    • 0
  • post

    基因组编辑新利器:PCE技术实现染色体“精准编辑”

    • 2025-05-06
    • 0
  • post

    夷陵区两家农业企业获批建立专家工作站

    • 2025-05-06
    • 0
  • post

    15克可致死!这种添加剂“潜伏”多种食物!4招教你辨别→

    • 2025-05-06
    • 0
  • post

    进化到今天的机器人,到底能为老年人做些什么?

    • 2025-05-06
    • 0
  • post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将学术活动“话语权”交还科学家

    • 2025-05-06
    • 0
  • post

    具身智能,未来值得期待

    • 2025-05-06
    • 0
  • post

    寻访2025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 | 王卫斌:从军营到田垄,坚持科技为犁深耕沃野

    • 2025-05-06
    • 0
  • post

    世界母乳喂养周|母乳为什么是最好的

    • 2025-05-06
    • 0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发展大道111号
  • 15971620997
  • 85824471@qq.com

友情链接

  • 科普中国网
  • 中国数字科技馆
  • 中国科学技术馆
  • 新华网科技频道
  • 全国科普日
  •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 中国科普博览
  • 科普中国资源中心
  •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 中国气象科普频道
  •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网科学中国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国气象科普网
  •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湖北科普网
  • 科普中国要闻解读
  •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鄂ICP备15017417号 鄂B2-20160060 夷陵线上科技馆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科普知识
  • 科普活动
  • 三科平台
    • 科普
    • 科慧
    • 科创
  • 政策制度
  • 科技人才
  • 科普矩阵

夷陵线上科技馆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