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普知识
  • 科普活动
  • 三科平台
    • 科普
    • 科慧
    • 科创
  • 政策制度
  • 科技人才
  • 科普矩阵

科普知识

  • 首页
  • 科普知识

脑机接口让实时意念“说话”,有助失语者重拾流畅交流能力

  • 科技日报
  • 2025-04-02
  • 125

JYCfbSjA7TjHMb12.png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英国《自然·神经科学》3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了一项新脑机接口技术,其可将大脑中言语活动实时转换成有声词汇,即能让实时意念“说话”。该技术可以帮助失语者重拾实时流畅交流的能力。

当前面向言语的脑机接口一般在个人无声地尝试说话与计算机的有声输出间会延迟几秒,无法实现流畅清晰的交流。这会在聆听者与说话者之间造成交流不畅和困扰。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此次开发了一款无声脑机接口,并将它植入了一名47岁四肢麻痹(四肢和躯干瘫痪)女性的大脑,这名女性在一次卒中发作后已有18年无法说话或发声。

研究人员让她在大脑中用意念讲出包含1024个独特词汇的完整句子,同时用她的脑活动训练了一个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这些脑活动利用植入该患者言语感觉运动皮质的电极进行记录。

随后,研究人员用该模型以80毫秒递增的速度解码在线语音,与受试者的发声意图同步,再用受试者受伤前说话片段训练的模型,生成模拟她声音的音频。这个脑机接口还可以推广至该受试者训练中没有接触过的词汇,研究人员发现,该设备可以连续顺畅运作。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仍需对更多受试者开展进一步研究,但该设备有望让失语者更自然流畅地实时说话,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总编辑圈点

此前,我们也报道过多个将人脑活动转化为语言的脑机接口技术,这些技术让困于语言高墙内的人重获生命尊严,有了实时沟通和交流的可能性。此次,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意念翻译器”,让失去语言能力的受试者开口说话——设备读取她的意识,将其翻译成能懂的语言,解码时间可以与受试者的发声意图同步。通过模拟患者此前说话的声音,机器还能重现她的音色。用脑电波沟通成为现实,未来或可帮助更多语言障碍患者重建自然对话。


热门推荐

detail

立秋了,“热凉交替”该注意点啥

又到立秋,节气交替之际,养生保健方面需要做哪些准备? 6日,国家卫健委...

  • post

    马铃薯物种起源有新发现

    • 2025-04-02
    • 0
  • post

    四部门出手! 医疗科普不是“流量生意”

    • 2025-04-02
    • 0
  • post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留意手机卫星地图里的白色图斑

    • 2025-04-02
    • 0
  • post

    基因组编辑新利器:PCE技术实现染色体“精准编辑”

    • 2025-04-02
    • 0
  • post

    夷陵区两家农业企业获批建立专家工作站

    • 2025-04-02
    • 0
  • post

    15克可致死!这种添加剂“潜伏”多种食物!4招教你辨别→

    • 2025-04-02
    • 0
  • post

    进化到今天的机器人,到底能为老年人做些什么?

    • 2025-04-02
    • 0
  • post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将学术活动“话语权”交还科学家

    • 2025-04-02
    • 0
  • post

    具身智能,未来值得期待

    • 2025-04-02
    • 0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发展大道111号
  • 15971620997
  • 85824471@qq.com

友情链接

  • 科普中国网
  • 中国数字科技馆
  • 中国科学技术馆
  • 新华网科技频道
  • 全国科普日
  •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 中国科普博览
  • 科普中国资源中心
  •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 中国气象科普频道
  •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网科学中国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国气象科普网
  •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湖北科普网
  • 科普中国要闻解读
  •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鄂ICP备15017417号 鄂B2-20160060 夷陵线上科技馆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科普知识
  • 科普活动
  • 三科平台
    • 科普
    • 科慧
    • 科创
  • 政策制度
  • 科技人才
  • 科普矩阵

夷陵线上科技馆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