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普知识
  • 科普活动
  • 三科平台
    • 科普
    • 科慧
    • 科创
  • 政策制度
  • 科技人才
  • 科普矩阵

科普知识

  • 首页
  • 科普知识

智能技术“钻”出页岩油钻井新纪录

  • 2024-12-26
  • 798

T5WTX2XzCndNiKWm.jpg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工作人员正使用钻井液智能坐岗系统。受访单位供图

  短短29天内,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以下简称“胜利石油工程公司”)70169SL钻井队成功钻探至井深6080米,刷新了页岩油钻井纪录。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页岩油钻井钻得深、打得快,“钻井液智能坐岗系统+智能钻头”功不可没。

  “AI泥浆工程师”显身手

  在开采页岩油的过程中,如果钻井时施加的压力太大,达到地层的承受极限,就会导致地层裂开,出现井漏;而如果压力不够,地下的油、水或气体就会流出来,形成溢流。在控制井内压力方面,钻井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钻井液对于钻井,就像血液对于人体一样重要,被称为“钻井的血液”。通过调节钻井液的密度和性能,可以平衡地层压力、应对复杂地质条件,提高钻井效率。

  然而,钻井液的密度控制是个难题。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专家路峰介绍,过去,工作人员往往根据老师傅的经验进行钻井液密度的调配,极易因为习惯、疏忽等因素出现问题,井控安全管理的压力特别大。“现在,钻井液智能坐岗系统能及时、准确告诉我们溢流和井漏情况,给现场的工作人员提供重要数据,确保施工安全。不同地质地层的情况,也会被系统记录下来,当再次遇到类似情况就可以作为参考,既节省人力又提高效率。”路峰说。

  “钻井液智能坐岗系统好像在钻井现场打造的一个‘AI泥浆工程师’。它不知疲倦,能24小时精确无误地工作。”胜利石油工程公司70169SL钻井队泥浆组长刘岩岩说,它能实时捕捉到地面的泥浆工程师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施工情况,帮助工程师更好掌控全局,确保安全。

  智能钻头成为“千里眼”

  钻井作业过程中,不仅需要能实时捕捉施工情况的“工程师”,还需要能对深层地层状况做出精确判断的“千里眼”。智能钻头就是这只“千里眼”,它不但能感知地层信息,还能通过智能算法对其进行分析处理。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智能钻头项目负责人黄哲介绍,国际上的智能钻头产品主要有探管式和偏置式两种设计思路,但这两种思路都不完美。探管式测量的缺陷在于它虽然能测运动参数,但无法准确感知钻头的受力和钻压、扭矩;偏置式测量在复杂环境中难以准确区分和解密各种应力和力矩。

  黄哲下定决心:要研发国产智能钻头。经过艰苦攻关,黄哲团队解决了两大难题。一是设计难题,二是数据推算难题。

  在设计方面,团队提出了棱柱式阵列结构。黄哲介绍,在棱柱的轴向上,将相对位置的传感器进行垂直方向的翻转布局,就能在数学层面实现传感器测量结果的相互独立,有效避免干扰。这种全新设计思路,成功融合了空间与平面设计的优势。

  在数据推算方面,团队运用多种方法提升测算准确性。引入随机噪声测试时,黄哲发现算法在转速求解上受噪声干扰大,这是因为算法中没有考虑各物理参量间的内部联系。于是,团队引入物理约束校正数据,显著降低推算误差。

  “我们还仿照鸟群捕食信息共享策略,建立了多目标的钻井参数方案评价模型,可以快速高效收集共享信息。钻井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钻前分析和钻时校正,为全自动钻机提供送钻最优参数路线,规避井下风险、提高钻井效率。”黄哲说。

  黄哲团队研发的智能钻头已在胜利工区开展现场应用。智能钻头在钻井提速优化、T型井轨迹测量、钻井风险分析与科学钻井决策等场景中,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

热门推荐

detail

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防蚊灭蚊的倡议书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夏秋季节是蚊虫孳生和活动的...

  • post

    立秋了,“热凉交替”该注意点啥

    • 2024-12-26
    • 0
  • post

    马铃薯物种起源有新发现

    • 2024-12-26
    • 0
  • post

    四部门出手! 医疗科普不是“流量生意”

    • 2024-12-26
    • 0
  • post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留意手机卫星地图里的白色图斑

    • 2024-12-26
    • 0
  • post

    基因组编辑新利器:PCE技术实现染色体“精准编辑”

    • 2024-12-26
    • 0
  • post

    夷陵区两家农业企业获批建立专家工作站

    • 2024-12-26
    • 0
  • post

    15克可致死!这种添加剂“潜伏”多种食物!4招教你辨别→

    • 2024-12-26
    • 0
  • post

    进化到今天的机器人,到底能为老年人做些什么?

    • 2024-12-26
    • 0
  • post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将学术活动“话语权”交还科学家

    • 2024-12-26
    • 0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发展大道111号
  • 15971620997
  • 85824471@qq.com

友情链接

  • 科普中国网
  • 中国数字科技馆
  • 中国科学技术馆
  • 新华网科技频道
  • 全国科普日
  •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 中国科普博览
  • 科普中国资源中心
  •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 中国气象科普频道
  •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网科学中国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国气象科普网
  •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湖北科普网
  • 科普中国要闻解读
  •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鄂ICP备15017417号 鄂B2-20160060 夷陵线上科技馆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科普知识
  • 科普活动
  • 三科平台
    • 科普
    • 科慧
    • 科创
  • 政策制度
  • 科技人才
  • 科普矩阵

夷陵线上科技馆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