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普知识
  • 科普活动
  • 三科平台
    • 科普
    • 科慧
    • 科创
  • 科普地图
  • 科普矩阵
  • 政策制度
  • 科技人才

科普知识

  • 首页
  • 科普知识

秋雨之后防湿寒

  • 中国气象科普,人民日报
  • 2024-10-22
  • 162

bGpJ7dSQDZSScKdP.jpeg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人体外感秋雨的湿冷,会出现头痛头沉、鼻塞喷嚏、肢体酸紧、发热咳嗽等症状。淋雨后宜尽快脱掉湿衣,温水洗浴,保证休息,预防呼吸道感染。

淋雨之后,喝姜汤能驱寒。居家搭配一份“芫白胡椒汤”,同样能发汗解表、暖身散寒。芫即芫荽(香菜),白即大葱根部的白段。以香菜、葱白和胡椒为主料,调味煮汤,既美味又保健,能发汗解表、散寒化湿。《本草纲目》称“芫荽性味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香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通达阳气的功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还含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能预防感冒、促进消化。胡椒性味辛热,含辣椒碱、胡椒林碱等成分和芳香油,温中散寒,止泻消积,祛痰解毒,用于风寒感冒、腹部冷痛、寒痰食积者。

阴雨天气出现头身困重、筋骨痹痛、腰膝发凉者,睡眠时可使用蚕沙枕,晚蚕沙有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等功效。同时,配合后颈部和背部督脉、膀胱经刮痧、拔火罐或艾灸,有助于温通经络、升阳祛湿,缓解颈部僵痛。煲汤炖煮餐食中,加入木瓜、葛根、牛膝等,能辅助舒筋行气、祛湿通痹。

(原标题:秋雨之后防湿寒)

热门推荐

detail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字里行间

当下,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各地中小学校在教育“双减”中探索科学教...

  • post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跻身前十

    • 2024-10-22
    • 0
  • post

    臭氧,到底是“好气”还是“坏气”?丨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 2024-10-22
    • 0
  • post

    今起,“复原乳”全面禁用!它和牛奶有啥关系?

    • 2024-10-22
    • 0
  • post

    “夸父一号”新发现:太阳的小脾气里,竟藏着大能量?

    • 2024-10-22
    • 0
  • post

    “无人机”科技防灾 “森林卫士”迅速出击——夷陵区成功防控6000亩林区虫害

    • 2024-10-22
    • 0
  • post

    稻田里的“小绿毯”:浮萍居然是土壤“改良师”?

    • 2024-10-22
    • 0
  • post

    比砒霜还毒1000万倍?警惕!这些散装“即食肉制品”

    • 2024-10-22
    • 0
  • post

    省科协聘任第二批科普特使和科普大使

    • 2024-10-22
    • 0
  • post

    夷陵区三峡畜牧公司院士工作站案例 入选2025年全省优秀工作案例

    • 2024-10-22
    • 0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发展大道111号
  • 15971620997
  • 85824471@qq.com

友情链接

  • 科普中国网
  • 中国数字科技馆
  • 中国科学技术馆
  • 新华网科技频道
  • 全国科普日
  •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 中国科普博览
  • 科普中国资源中心
  •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 中国气象科普频道
  •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网科学中国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国气象科普网
  •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湖北科普网
  • 科普中国要闻解读
  •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鄂ICP备15017417号 鄂B2-20160060 夷陵线上科技馆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科普知识
  • 科普活动
  • 三科平台
    • 科普
    • 科慧
    • 科创
  • 科普地图
  • 科普矩阵
  • 政策制度
  • 科技人才

夷陵线上科技馆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