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 | 厨房“聚能环”竟是“夺命环”?这些安全隐患必须警惕
“聚拢火焰省燃气,锯齿防滑不滑锅”,打着这类宣传口号的燃气灶聚能环(又称聚火罩、防风罩),常被当作“厨房神器”走进千家万户。但近期多地频发的安全事故却揭露了它的真面目——不仅不节能,还暗藏爆炸、一氧化碳中毒等致命风险,成为威胁家庭安全的“隐形杀手”。

壹 触目惊心!聚能环引发多起安全事故 近年来,因使用聚能环导致的安全事件屡见不鲜。不久前,河南平顶山市一网友安装网购聚能环后,燃气灶玻璃面板因受热不均突然爆裂,虽未造成人员受伤,却给家庭安全敲响警钟;浙江杭州的张女士更遭遇惊魂一幕,她在加装聚能环的灶具上烤肉时,为隔绝热浪关闭门窗,结果一家三口均出现头晕、胸闷、乏力等症状,送医后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经高压氧治疗才脱离危险。这些案例均指向同一“凶手”——看似实用的聚能环。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贰 实验揭穿谎言:聚能环不节能反耗能 聚能环“节能”的宣传是否属实?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救援局的对比实验给出了答案。消防员在同一燃气灶上分别进行“加装聚能环”与“不加装聚能环”的烧水测试:加装聚能环时,烧开一锅水需3分钟左右;而不加装时,烧水用时更短。 实验背后的原理不难理解。燃气灶正常工作时,喷气口能与空气充分接触,燃气燃烧完全,热量高效利用;但聚能环会遮挡喷气口,阻碍空气流通,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仅为完全燃烧时的60%,不仅无法节能,还会造成大量燃气浪费,让用户陷入“越用越费气”的误区。 叁 双重隐患:爆炸与中毒风险并存 聚能环的危害远不止“不节能”,更会带来两大致命风险: 1.玻璃面板碎裂爆炸风险。部分燃气灶采用玻璃面板设计,加装聚能环后,聚能环在使用过程中温度骤升,会导致玻璃面板受热不均。若此时有冷水意外溅落,或长时间高温使用,玻璃面板极易因热胀冷缩发生碎裂,碎片飞溅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2.一氧化碳中毒风险。消防实验显示,在通风较差的室内,正常使用燃气灶时,一氧化碳浓度仅为5—6ppm;而加装聚能环后,浓度会飙升至550ppm以上,远超安全标准。由于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臭,人体难以察觉,若门窗紧闭,有毒气体快速积聚,短时间内就会引发头晕、恶心、意识丧失等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聚能环的设计初衷并非家用。它原本用于户外灶具,利用防风功能避免火焰被吹灭,而户外开阔的空间能让燃烧产生的气体及时扩散,不会造成安全隐患。但在密闭的室内环境中,这种“防风”设计反而成了“堵死安全通道”的元凶。 肆 规范使用燃气灶,牢记10条安全准则 为防范燃气使用风险,保障家庭安全,需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与安全规范: 1.不擅自改装灶具: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家庭用户不得私自在燃具上安装出厂产品以外、可能影响燃具性能的装置,聚能环正属于此类违规装置。 2.使用时保持通风:开燃气灶做饭时,务必打开门窗,保证空气流通,避免强风直吹灶具导致燃烧异常。 3.面粉远离明火:面粉属于易燃粉尘,使用时需远离灶台,防止粉尘遇火引发爆炸。 4.手机不靠近灶台:手机锂电池在高温下可能爆炸,切勿将手机、平板放在燃气灶附近。 5.不用打火机点火:若燃气灶多次点火未燃,空气中可能积聚燃气,此时用打火机助燃易引发危险,且打火机靠近高温灶台也可能自爆。 6.灶具旁不喷易燃物:酒精、花露水、杀虫剂等易燃物品,需远离灶台,避免遇火星闪燃。 7.定期清理灶具:长期使用后,灶具气孔、喷嘴易被油污堵塞,需定期清理,保证燃气正常燃烧。 8.用火时不离人:烹饪时不要离开厨房,防止汤水溢出导致灶具熄火、燃气泄漏。 9.选用带熄火保护的灶具:此类灶具在火焰意外熄灭后,能自动切断气源,防止燃气泄漏。 10.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报警器可实时监测燃气浓度,超标时自动报警并切断气源,筑牢安全防线。

看似便捷的“厨房神器”,实则可能成为威胁生命的“夺命环”。面对各类家用产品,切勿盲目跟风购买,优先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原厂配件,才能真正守护家庭厨房安全。